重庆大渡口网 >
您的位置:
蝶变产业结构由“重”变“轻”

    在转型发展中,我区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体系逐步完善,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我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围绕“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了“大数据智能化、生态环保、大健康生物医药、文化休闲旅游”四大新兴产业,为我区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作为一个因服务重钢而设立的区,大渡口区工业在全区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1977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9:89.6:7.5,1995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4.8:70.3:24.9。受重钢环保搬迁的影响,全区经济由工业经济逐步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大渡口区三大产业结构大幅调整优化,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18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0.4:33.7:65.9,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100%,拉动GDP增长4.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新引擎。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大渡口首次有了农村,199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0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全区农业农村规模逐渐缩小,2018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97.5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04亿元,占GDP的比重缩小到0.4%。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都市乡村旅游,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工业经济全面增长

    1965年建区时,全区工业企业只有9家,重钢工业经济几乎等同于全区经济,经过五十四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3年建桥工业园区从无到有,我区工业逐步壮大,建立起了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为主体,门类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截至2018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涵盖41个行业中类,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7.2亿元,工业利润总额14.1亿元,分别是1965年地区全部工业的110.9倍、29.7倍。

    服务业规模持续壮大

    计划经济时期一方面由于重钢经济对全区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存在“重生产、轻服务”的偏见,制约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兴旺,发展进入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业迅速发展,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不断迈进。2017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4.6亿元,同比增长6.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62.9%。

    民营经济快速起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民营经济从无到有、迅猛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截至2018年末,全区工商登记注册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2.8万个,同比增长9.1%,完成税收23.9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52.7%。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118.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1.9%,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8%,快于全区GDP增速4.1个百分点。

    数说大渡口

    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1977年 2.9:89.6:7.5

    1995年 4.8:70.3:24.9

    2018年 0.4:33.7:65.9

    农业

    1995年

    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8%

    2018年

    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4亿元,占GDP的比重缩小到0.4%

    工业

    1965年

    工业企业9家

    2018年

    规上工业企业67家,涵盖41个行业中类

    服务业

    2017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4.6亿元,同比增长6.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62.9%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