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您的位置:
播撒阳光传递希望 助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记者:胡肖艺)近日,18岁的张意满怀欣喜地收拾着行李,准备赴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开始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涯;“金秋助学”为困难家庭学子解决燃眉之急;25岁的李庆在毕业两年后,还完了大学期间全部助学贷款……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区有关部门通过助学贷款、入学补贴等方式,针对大渡口籍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进行资助,越来越多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圆梦大学,得以踏实、安心地完成学业。

    区教委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金额达149万元

    家住新山村街道的李庆是一名经济困难大学生,2012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庆师范大学,在大学生活中,李庆勤奋刻苦,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毕业典礼时更是以“优秀学生代表”的身份站上发言台。但顶着众多“光环”的她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求学经历。

    “这孩子基本上是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才顺利完成四年学业的。”区教委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李庆父亲曾是重钢工人,后因病卧床,母亲收入微薄,不足以支持李庆完成大学学业。区教委在了解到情况后,协助李庆申请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了她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完成学业后,李庆进入教育培训行业,用两年时间还清了全部贷款。

    区教委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为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提供支付学习期间所需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为本专科学生最高8000元,研究生最高12000元。借款对象为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全日制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据悉,截至8月21日,今年我区已有185人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助学金额达149万元。

    区总工会

    已资助600余名学生走进大学校门

    区总工会自2008年开展“金秋助学”以来,先后资助学生600余人次,资助金额200余万元。其中大学新生资助标准为每人8000元,在读大学生资助标准每人5000元。

    2007年10月,国际复合职工罗开国因高空坠落致重伤,长期瘫痪卧床需要人照顾,妻子无任何经济来源。2014年,其女罗媛考上大学,家庭十分困难。区总工会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在上大学期间对罗媛开展助学救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2017年毕业后,她在工会帮扶下,被国际复合公司录用实现就业。

    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金秋助学”圆了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大学梦,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和生活。毕业后能帮助家庭、反哺社会,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区残联

    实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补助全覆盖

    18岁的张意是先天性耳聋,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川音成都美术学院,9月4日才报到的她这几日已难掩兴奋,开始收拾起入学所需的行李。

    张意母亲黄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在怀孕期间因宫内缺氧,导致女儿先天性耳聋,但一家人并没有放弃她,12岁时,张意植入人工耳蜗,开始听见这个世界的声音。“张意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没有想过往专业方向发展。直到高三的时候,她告诉我自己有了目标,想考美术学院,我也很支持她。”在收到入学通知书后,黄阿姨到社区为张意申请了入学补助1400元,“我们是普通工薪家庭,孩子也即将入学,每年的补贴就像‘及时雨’,能为我们减轻一些负担。”黄阿姨说。

    近年来,区残联为我区各类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给予了经济上资助,连续多年实现了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入学补助全覆盖。补助对象为具有大渡口区户籍,并持有大渡口区残疾人联合会核发且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各类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在校生。残疾人子女入学按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大专、大本以上,按每人每年分别给予200、300、500、600、700元的标准补贴;残疾学生按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大专、大本以上,按每人每年分别给予400、600、1000、1200、1400元的标准补贴,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可至社区或各镇街残联咨询相关事宜。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故事,折射出了我区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既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责任。

    (文中受资助学生姓名为化名)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