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您的位置:
让七夕成为浪漫与传统的“文化和弦”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牛郎织女钟于爱情、彼此坚守、历经磨难的爱情故事已经千古流传,倡导真挚朴实、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七夕文化正因为融入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现在许多青年男女将七夕节当作中国情人节,也体现了他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把七夕称为东方情人节。其实,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七夕本不是一个全民狂欢的情人节,而是带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痛苦,可见七夕的文化内涵比西方的情人节要丰富得多。

    在当今社会,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受到西方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爱情观的强烈冲击,过分的节日“仪式感”、晒礼物、攀比风蚕食着爱情的和谐和朴实。弘扬传统七夕文化,传承真挚朴实的爱情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与变化,只有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生活才能够更加美好。有些夫妻为了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或生活所需,长期分离、相隔万里,但仍能保持长久稳定的婚姻关系,能够共同抵御不良爱情观的诱惑,共同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这就是真挚朴实爱情观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在商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七夕更是被加入了诸如爱情美满、家庭和顺等愿望,以后越来越丰富,最终变成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节日。现在的年轻人对七夕节传统内涵的理解早已转变成了“东方情人节”,心里窃喜着不就是又多了一个与爱人约会,收送爱人礼物的机会。如今,学习针线女红的女孩寥寥无几,丧失传统内涵的七夕节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使得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七夕节变成了单纯的情人节。冯骥才曾发问:“我们到底是因为失去了历史精神与文化情感而丢弃了自己的节日,还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节日而淡漠了历史尊严与文化的情怀?”从这一番发问中,我们难道不应该深思?

    这是“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的七夕,也是“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的七夕,还是中华文化激荡生气、鼓舞人心的七夕。七夕有小情小爱,更当有热爱自然、启引民智、崇尚和合的千秋精神。在这个节日里,除了商家市场的热忱之外,还当有公共部门的热心、家庭文化的自觉。不妨让中国的七夕,成为浪漫与传统的“文化和弦”,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