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坐标,重庆IVD生物医药产业园。重庆微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外形呈立体蜂巢状的多功能生物实验机器人——ReadGo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发出指令,ReadGo机械臂上的六个“关节”灵活地转动起来,快速稳健地完成了移液、开盖、移板等一系列实验操作。
这款多功能生物实验机器人,是微浪生物根据杭州一家试剂生产公司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的,现正在进行交付使用前的最后测试。
……
这只是我区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我区明确了“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发展目标,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区重点培育打造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壮大,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近3年来,企业从20多家增加至110余家,产值从3亿元增加到16亿元,税收从1000多万元增加至1.2亿元。
从行业细分找蓝海
“希望将科研人员、实验人员从繁杂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微浪生物是重庆IVD生物医药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之一,创业之初便将发展目标定为:实验自动化设备研发和自动化实验检测服务,为生物医药实验室提供自动化应用方案。
谈及企业发展定位,微浪生物总经理王建进行了简单形象的阐释,生物实验可以笼统分为三个阶段:样本前处理、分析仪器处理、样本后处理,“实验室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我们从行业细分找蓝海,将目标锁定为样本前处理,希望最大限度地解放实验人员的双手。”
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微浪生物推出了全国首款多功能生物实验机器人。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实验室自动化方案主要依赖基于三轴运动龙门结构的移液工作站,其执行功能单一、操作空间有限、流程设计复杂仍是科研人员开展自动化实验的主要障碍。
而微浪生物研发的这款多功能生物实验机器人,则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及可以实现360度运动控制的六轴协同型机械臂代替实验人员双手。各功能模块既可独立使用,也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切换、组合、协同作业。
实验室需要某项功能,在机械臂上加装或切换相应的功能模块(工具头)即可。这样,不仅可以轻松实现精准移液、开盖和移板等多种实验操作,还能通过云端共享实验应用模块方式,简化自动化实验流程设计。也就是说,操作人员只需做好实验的整体设计,具体的实验操作交给机器人即可。
这款集多项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生物实验机器人,一经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杭州一家试剂生产公司直接向微浪生物下了订单,希望实现“机器换人”。如今,为其量身定制的机器人ReadGo即将交付使用。
“现在,我们正在着手研发流式样本处理自动化工作站系列。”王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其实,不仅仅是微浪生物,类似的从行业细分找蓝海的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在我区还有很多。比如,天科雅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研发与产业化;京因生物专注于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细分领域……
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了“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发展目标,重点培育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生态环保、大健康生物医药、文化休闲旅游“四大支柱产业”,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由“重”变“轻”、由“轻”变“好”。
其中,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区重点培育打造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多点突破、逐步壮大。近3年,企业从20多家增加至110余家,产值从3亿元增加到16亿元,税收从1000多万元增加至1.2亿元。
产业组负责人介绍,针对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类别繁多且跨界明显、领域宽泛且差异性大的特点,我区坚持“做特做精”,结合区情实际,实施错位发展。聚焦医疗器械三个细分领域,确定打造以体外诊断全产业链为核心、以先进治疗设备和植介入生物材料为拓展的定位,发展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明确建成全国体外诊断产业特色基地和西部地区生物医疗科技产业发展高地的发展目标。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区坚持围绕产业领域推进全产业链生态化集群发展理念。围绕产业链上游设备和试剂生产贸易,成功引进重庆化医集团、瑞康医药、美康生物、中元生物等企业;围绕产业链中游产品应用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成功引进迪安、达安等企业;围绕产业链下游医学检验数据应用,成功引进精准医疗研究院、国联干细胞等企业,体外诊断全产业链条饱和式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呈现出生态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新引进项目13个,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5.6%,入库税收突破7000万元,同比增长190%,新增医疗器产品注册生产证53个。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我区始终将技术创新实力作为项目引进培育的关键。”产业组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突出政企合作、龙头带动,联合化医集团合作建设高端“医+养”大健康项目,联合西南医院共建西南医院生物科技园。另一方面,突出研发创新、平台支撑,联合迪安诊断等上市企业,扎实推进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核心区建设,打造融“产学研医政资”全生态的新型科研产业平台——重庆精准医疗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近年来,我区建成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市级企业研发平台6个。助推天科雅免疫细胞治疗创新产品A轮融资达1.25亿元;涌现出微浪生物多功能生物实验机器人等一批创新产品;2018年全区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居全市前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达358个……
我区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或许从我国医学诊断首家上市公司——迪安诊断在我区落子布局可窥一斑。
2016年9月9日,迪安诊断与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迪安诊断大健康产业项目落户我区。2017年3月29日,重庆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正式入驻天安数码城,这是迪安诊断在西南地区部署的第一个独立医学实验室。2018年7月6日,迪安诊断布局的精准医疗领域的西南地区研发总部中心——重庆精准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我区正式运营,其定位于精准医疗领域的新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同时辅以国际远程病理会诊中心与医疗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构建蕴含“产学研医政资”等要素融合的精准医疗领域的生态系统。 (记者 李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