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您的位置:
逐梦文创 工业老厂房变身“微企亮园”

  (记者 李润梅)7月14日,周日,天气晴好。

坐标,大渡口,茄子溪,“艺度创·文化创意产业园”。

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微风轻拂,绿枝摇曳。

老厂房,老铁路,蒸汽火车头,天马行空的涂鸦墙,独具匠心的雕塑群,五彩斑斓的工艺品……随着一拨又一拨“打卡”市民涌入,静谧的老厂区渐渐生动热闹起来。

谁曾想到,这片曾经废旧的老厂房,华丽转身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市工商项目“艺度创·微企亮园”,成为颇受市民喜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

工业风玩出文艺范,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曾经历经阵痛

“艺度创·微企亮园”位于大渡口茄子溪原重庆石棉制品厂,占地面积120亩,厂房面积5.7万平方米。

石棉厂始建于1940年3月。在石棉厂人引以为自豪的荣誉册中,曾经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与辉煌:石棉瓦年产量由解放初期的5万多张,增至1989年78的万张。石棉制品年产量由解放初期的48吨,增至1985年的3213吨。石棉产品销亚、非、欧、美3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西南石棉制品大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提速,石棉厂经历了“改制更名”“资产重组”的阵痛,但仍未展示出柳暗花明的喜人前景。2013年5-7月,关停了钢质门、木质门、石棉制品编织、垫片、垫板、渝龙厂等6个生产车间(分厂)的生产。2014年关闭重庆、柳州、成都3个经营部。这标志着石棉厂制造业产业结构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按新的发展蓝图,企业进入第三产业范畴。

如今迎来新生

石棉厂的发展始终牵动着大渡口区委区政府的心,经过多次调研探讨,大家达成共识: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组建“艺度创·文化创意产业园”。

2014年10月10日,大渡口区石棉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工作组正式组建。2015年11月,茄子溪街道文化创意服务中心与企业签署了《“艺度创·文化创意产业园”共建合作协议》。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片沉寂的厂区“复活”了。

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寻梦人,来到大渡口,来到茄子溪,来到“艺度创·文化创意产业园”,书写着他们创新创业的精彩故事。

园区首批入驻者,雕塑艺术家刘烈成便是其中一位。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他,随“南下”大潮在沿海城市泉州成功创业,产品内销北、上、广、成、渝等地,外出英、法、美、德、韩等32个国家,是当时闽南规模最大的石雕设计研发中心。后来,刘烈成返回故乡再创业,成立了重庆汉博国际艺术机构。

入驻“艺度创·微企亮园”后,刘烈成再次迎来事业高峰发展。

重庆园博园澳门馆景观雕塑;泉州海峡体育馆主题雕塑《运动》;涪陵顺江旅游区民俗雕塑制作;重庆长寿古镇民俗文化景观雕塑;重庆万州民俗文化雕塑《万州八大匠》……一件又一件精品力作,赢得大众的广泛好评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期待再创辉煌

2017年11月,市工商项目“微企亮园”正式落户园区,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

汉博国际艺术机构、张义刚油画工作室、拓片·收藏艺术馆、虬龙科技、智海雕塑、耘图影视、海思摄影、无隅文化、利丰礼品……一个个企业接踵入驻,截至2018年底,入驻“艺度创·微企亮园”的企业38家。

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以旅游休闲业为载体的新兴产业链,正在这里聚集。对于“艺度创·微企亮园”未来发展,大家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首批入驻的汉博国际艺术机构,如今已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雕塑艺术交流平台,各流派的雕塑文化在碰撞之中得以发展、壮大。“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下一步,能带领公司走上国际化道路,让更多人体会到雕塑艺术之美,让雕塑艺术真正融入大家的生活,让中国的雕塑作品闪耀全世界!”刘烈成如是说。

“我们公司展厅正在按照园区要求装饰……”今年春节后才入驻园区的蒋林松,正在对公司展厅进行形象设计。他说,这里环境好氛围好,看好这片热土,对“艺度创·微企亮园”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