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您的位置:
机器人施“微创手术”污水管道“病愈复工”

    (记者:罗超)日前,区市政工程处采取非开挖方式,利用机器人等设备对松青路一破损污水管道进行了修复整治,让污水管道在极短时间内得以正常使用。

    在不久前的日常巡查中,区市政工程处发现,松青路柏华街94号前的污水管道因为铺设时间长逐渐开始老化,管壁强度减小,内壁腐蚀严重,出现大面积垮塌堵塞,污水无法正常排放的现象,同时还导致了上游检查井负压较深和发生冒污,给污水排放和市容市貌带来了影响。

    遍布城市的污水管道犹如人身上的血管一样,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人们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现场踏勘,发现此处车流量大、管道埋的深且作业条件有限。如果开挖换管,不仅工期长还可能阻碍道路正常通行。为此,区市政工程处决定对破损的污水管道实施“微创手术”,采取非开挖的方式给予修复整治。

    在施工现场,工人们利用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铣刀机器人等设备,开始对污水管道进行“手术”:实时检测管道破损部位,并进行处理;利用牵引绳和绞盘将玻纤软管拉入待修复管道,通过固化作业车向软管充气,使软管逐渐膨胀与管壁贴合;将紫外线灯架放入玻纤软管中,支起灯架,点亮紫外灯管,以平均1米每分钟的速度固化,然后取出灯架,对多出部分管材进行切割处理;最后,取出上游封堵完成修复……

    “我们通过紫外光固化内衬整体修复技术,在极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这段破损管道的修复,从摄像检测系统可以清晰看到修复后的效果,管壁光滑,水流通畅,无渗漏喷水,无附泥积垢,管道修复达到相关要求。”区市政工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首次运用这一新技术,缩短了工期、减轻了路面破坏、减少了环境污染、缓解了交通拥堵,进一步保障了“城市血管”的正常运行。

    随后,在双林路某处,工人们也运用该技术对破损管道进行修复整治。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