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苗 范士玉
原 典
《百战奇略》害战篇原文为:凡与敌各守疆界,若敌人寇抄我境,以扰边民,可于要害处设伏兵,或筑障塞以邀之,敌必不敢轻来。法(《孙子兵法·虚实篇》)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害战篇大致内容为,在敌我双方各守疆界的态势下,若敌侵犯我边界骚扰民众,可在边界要害处设伏兵,或构筑障碍拦截,敌必不敢轻易来犯。诚如古代兵法所说:能使敌不得来犯,是我方占据要害之处,设置困难阻止的缘故。
战 例
公元707年,唐中宗命张仁愿接替被突厥打败的唐朝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朔方军与突厥隔黄河南北对峙,突厥首领每次南下侵唐,必到北岸拂云祠烧香祷告。张仁愿到任时,恰逢突厥首领默啜率军袭击突骑施(古族名),他认为突厥内部空虚,向中宗奏请率兵攻取漠南地区,并在黄河北岸修筑东、中、西3座受降城,以此切断突厥南下道路。唐中宗批准其请求,3座城垒在60天内修筑完毕。拂云祠的城垒为中受降城,向南通往朔方镇;西受降城向南通往灵武镇;东受降城向南通往榆林镇。3座城间各相距400余里,北面紧靠沙漠,拓疆300多里。同时,张仁愿又在牛头朝那山北设置1800个烽火瞭望台。从此,突厥不敢越阴山放牧,也不再侵扰朔方地区,唐军不仅节省大量军费,还减少驻军达数万之多。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于1947年4月3日进占陕北瓦窑堡。得知我军主力在榆树峁子、李家川地区后,敌以8个旅向蟠龙、青化砭地区进犯,同时调动驻守瓦窑堡的135旅,以截断我军退路。我西北野战军决心将敌军主力牵制于瓦窑堡、蟠龙大道以西地区,并歼灭敌135旅。14日8时,敌135旅分两路沿瓦窑堡、蟠龙大道两侧高地南下,我新4旅在羊马河以北设伏。9时许,敌军进入我埋伏圈,经7小时激战,我军全歼敌135旅。
计谋分析
料敌于先找准“害”。所谓打蛇打“七寸”,作战中,同样强调既要攻击敌人的“七寸”,又要防止自己的“七寸”被敌攻击,这是“害”战本质。“害”战所强调的“害”,指要害、关键,作战双方无不是为“害”而战,为争利而夺“害”。必须准确找到那些左右战争全局的关键位置,抓住敌弱点,发起针对性打击,同时加强对己方之“害”的保护,方可最大限度发挥“害”战威力。
找“害”,需先敌一步。料敌于先历来是兵家制胜前提,影响战争全局的“害”对作战双方往往是平等的,谁能提前发现,谁就能率先筹划部署抢占先机。那些古今中外善施奇谋的高手,无一不是通过提前找准敌人的“害”,先谋而后动。陕北三战三捷之一的羊马河战役,正是通过前期不断疲惫和调动敌人,成功吸引敌钻进我在要害地区预设的“口袋”,最终全歼敌1个旅。
善借地形利用“害”。“兵凭地而雄,地凭兵而固。”“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古代战争中,凭据天然险隘或人工垒障阻敌是最常用的防御手段。可见,地形在“害”战筹划中异常重要,特别是对需预设战场的伏击战而言,能否知战地之“害”并因“害”施策,体现出战场指挥员的指挥艺术。唐朝将领张仁愿面对突厥袭扰,构筑3座受降城而取得明显成效,便是利用人工筑垒设障实现显著防御作战效果的成功战例。
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战争中,“害”战已不仅仅局限于“地利”,自然天候、后勤装备保障和科技等都可能成为被利用之“害”,进而影响和制约战争全局。苏芬战争中,与苏军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芬兰军队能够在第一阶段以小博大、抵抗入侵,并非因其拥有所谓坚固的“曼纳海姆防线”,而是芬兰人充分利用寒区气候条件,在保障己方部队寒区物资充足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战术不断袭击骚扰苏军,而被动挨打的苏军缺衣少食,大批官兵死于严寒。
主动出击转化“害”。“害”战绝不可简单理解为被动防御。在要害处构筑障碍拦截敌人也好,设伏兵也罢,都仅是一种确保自身不败的举措,对敌杀伤和牵制并不大,其所希冀达到的“使敌不得至”,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状态,主动权在敌不在我。盾再坚固,也不能放弃锋利的矛,要打赢“害”战,应当择机对敌之“害”主动出击,迫敌不战自乱,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突破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开辟中原战场,将战争引入国统区。蒋介石不得不命令两翼执行重点进攻的国民党军向中央收缩,其精心策划的全歼山东、陕北我军,转而直取华北、东北的计划彻底破产,减轻了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压力,并为之后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奠定坚实基础。
据《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