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镇街村社
您的位置: 镇街村社
老人身边的贴心“保姆”

    疫情期间,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一支由机关下派党员、街道下派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热心党员组成的“保姆志愿服务队”,用行动温暖着身边的老人,一幕幕爱老护老的温情故事不断上演。

    网格员当起“临时保姆”

    “多亏了你的照顾,我身体才能恢复得这么快!”这是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居民郭光明老人发给社区网格员蒲亨燕的一段话。3月19日中午,蒲亨燕匆匆扒了两口饭,便匆匆出了门,她要赶去医院为郭光明送换洗衣服和营养食品。

    45岁的蒲亨燕是沪汉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网格人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蒲亨燕不仅要负责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还要为辖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帮助。

    今年87岁的郭光明是一位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也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三无老人”。3月1日,蒲亨燕像往常一样打去电话,询问郭光明的身体情况时,得知老人腰部疼痛,以致不能翻身和下床活动。随后,蒲亨燕赶到郭光明家中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与医务人员一起将他送到了医院。

    经医生诊断,郭光明脊椎骨折,需要通过手术才能解决病痛。“小蒲,我没有钱动手术,我想出院……”郭光明难过地说。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蒲亨燕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这位老人。于是,她把郭光明的情况向街道汇报的同时,还主动为老人准备申请救助金的材料。

    “目前他的医疗费用是社区垫付的。等他出院后,可以享受特困人员的报销政策。同时,我们还会为他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金。”蒲亨燕说。

    “手术很顺利,我很快就可以出院了!”3月19日,郭光明告诉记者,“住院期间,小蒲与其同事轮流为我送饭,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有‘儿女’在身边的温

    暖。等我养好了身体,一定要亲自到社区送一面锦旗。”

    出院后,蒲亨燕和同事将郭光明送到了养老院居住。“老人在养老院里,有人照顾,我们也能放心不少。但是即便这样,每周我们还是会去看望他几次,有需要他也会给我们打电话。”蒲亨燕说。

    据沪汉社区党委书记王迪介绍,在疫情排查中,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需要帮助的这类群体,社区逐户建立台账,安排由27人组成的“保姆志愿者服务队”,实行“一对一”帮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这群被老人们亲切称为“保姆”的网格员,随时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从救助危难到陪伴聊天,从上门送物资到居家服务,他们随叫随到,用爱心和细心温暖每一位老人。

    独居老人有了特殊“儿女”

    其实,蒲亨燕的“保姆式”服务只是社区“保姆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服务的一个缩影。自疫情发生以来,沪汉社区共为辖区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上门代购生活用品48次,救医服务28次。

    帮老人买瓶醋、扛袋面,陪伴老人聊天……社区“保姆”们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老人,使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力量和温暖。

    徐昌学今年89岁,儿子都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后,她独自一人居住在沪汉社区新山村468号弯弯大楼,靠着抚恤金生活,是一名典型的“空巢老人”。徐昌学缺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关爱,还有精神上的慰藉。所以,“保姆”蒋雯成了徐昌学家里的常客。

    “徐婆婆,您在家吗?”2月14日,蒋雯如往常一样又来到徐昌学家,准备为她送去生活物资。敲了好一会儿门后,都不见徐昌学的身影。蒋雯试着推了推门,发现大门并未关严,来不及多想,蒋雯快步走进房间,发现徐昌学表情痛苦地靠坐在床边,正颤颤巍巍地想要起身。

    “徐婆婆,你哪里不舒服?”因为徐昌学耳朵

    不灵,蒋雯凑在老人耳边大声询问道。在与老人的对话中,蒋雯得知她前一天摔了一跤,便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

    蒋雯意识到徐昌学情况有些严重,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将老人送往医院。

    验血、化验、拍片,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院诊断徐昌学需要入院治疗。然而,接下来的难题是,得知消息的徐昌学的小儿子需要第二天才能赶回来。蒋雯向社区说明情况后,立即为老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并陪伴老人到晚上10点过。第二天一早,徐昌学的儿子赶到医院,蒋雯与同事们才松了一口气。

    经过一个多礼拜的治疗,徐昌学出院回了家。“多亏了小蒋,为我的事跑前跑后,还给我买了好多吃的。”徐昌学感动地说,“他们就像我的‘子女’一样,很贴心!”

    据了解,沪汉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30余人,其中独居老人有36人。如何为老人提供及时、有效服务,成为社区近年来思考的重点。在工作中,沪汉社区逐渐探索建立起“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的网格化服务机制,定期对此类老人进行“一对一”巡访服务,为老人提供“保姆式”服务。

    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独居老人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人群,只有老人身体健康,家人才能幸福美满。这也正是我们‘社区家和沪汉·共圆梦想’理念的最好诠释。”

    本版稿件由记者文琰采写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