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软尺、划粉,伴随着脚下飞快踩踏发出的“哒哒哒”声,构成了现代人对裁缝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场内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服装应有尽有,昔日门庭若市的裁缝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依然有那么一些人,在坚守着这份职业。
在跃进村街道跃进社区,有一名58岁的裁缝,名叫易启林,他靠着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两把尺子、一块划粉和一个熨斗,穿针走线40年,从春夏到秋冬,经他手缝制的衣服温暖了一代又一代。11月19日,记者走进易启林裁缝铺,倾听易启林用老缝纫机踏出的岁月之歌。
易启林为顾客修改衣物
易启林用了10年的剪刀
自学成才 转行开了店
“易师傅,我妈新买的裤子有点长,请你改一改,她说剪多少你晓得。”11月29日上午,跃进社区居民王燕手持一条新裤子走进易启林裁缝铺。
“哦,裤子就放那嘛,下午你来取!”
这家只有10多平方米,略显老旧的裁缝铺,易启林经营了40年,说它是跃进的“老字号”一点也不为过。店内陈设很朴实,各式各样的布料和手写的价格表挂在墙上,木桌上放着几块碎布和用了10年的铁剪子和尺子,一台“上年纪”的缝纫机立在店门口等待被唤醒。记者来到裁缝店时,易启林正熨烫完改好的裤子。
记者说明了来意,易启林拿出一条板凳示意记者坐下后,便开始讲起自己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大约做了2、3年木匠后,我到一个裁缝家做工,发现做裁缝比做木匠收入高,我就想去学习裁缝。”易启林回忆道,自己只有小学学历,为了学好这门手艺,他就四处收集裁缝书籍开始自学。
“我从最基本的踩针、缝钮扣学起,一步一步慢慢学会了量体、裁剪、缝纫、熨烫等工序,也学会了各种式样、不同难度的服装裁剪缝制。”易启林告诉记者,就这样,他开始转行做起了裁缝。
1979年,在大堰二村路边,易启林靠着身上仅有的5块钱开起了裁缝小摊。一架老式缝纫机,一块陈旧的木板,还有一把老剪刀,他这么一干就是40年。
手艺精湛 养大两儿子
绿军装、中山装、工装、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西装,这些具有时代潮流印记的服装,易启林都会做,加上勤奋好学、不断改进款式,又善于经营,他的名声很快传遍社区。于是,很多人慕名上门请他量体裁衣。
“不要看我是男裁缝,我的手艺并不比女裁缝差。”说完这话,易启林激动地脱下外套,拿起一旁的衣服开始为记者展示修改不合身的衣服。
为了让记者看到修改前后的区别,易启林将还未修改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让记者观看。十分钟后,衣服便修改完成,当易启林再次穿上这件衣服时,此前不合身的地方都很贴合身线。看着记者脸上赞叹的表情,易启林颇为骄傲。
易启林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是裁缝生意最好也是钱赚的最多的时候。那些年,周边居民都喜欢找他做衣服,生意红火时,一天能做十套衣裤,甚至有时候需要熬夜赶工,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喇叭裤、迷你裙、健美裤、毛料呢子大衣;到了上世纪90年代流行西装,易启林裁缝店忙得不可开交。尤其临近年关时,大家等着排队量做新衣服。易启林经常还会被农户接到家中去做,一日三餐,一天一包香烟,下午还有点心招待。回忆起当年店里红火的生意,易启林侃侃而谈。
早年间,易启林妻子因病去世,他凭着精湛的手艺经营着这家裁缝店,养大了两个儿子。如今,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
在谈到两个儿子没有继承这门手艺的手艺的时候,易启林显得颇为遗憾。
辉煌远去 坚守成风景
随着时光流逝,昔日“香饽饽”裁缝手艺,而今显得有些冷清。现在,易启林接的最多的活就是裁裤边、缝裤边、改大小、换拉链等,买布来找他做新衣服的多为中老年人。遇到裁缝铺没生意时,易启林就会在店门口摆上几个凳子,方便下楼散步的居民坐坐,大家一起聊聊天,日子过得也很充实。
“由于年纪越来越大,家里人一直劝我把店铺关了,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但我每一次都没有理会。”易启林摸着缝纫机笑着说,我们这辈的老裁缝不少都歇业改行了,年轻人大部分也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曾经我靠它吃饭,现在我不能抛弃它。
“现在大家生活中买的衣服大都是成衣,就算是定制也可能因为体型变化出现不合身的情况。”易启林说,不论时代怎么发展,人们都有缝裤边、改衣物大小等需求。对易启林来说,只要人们有这种需求,就算裁缝店生意不复过往,但他也会继续坚守这个老行当。
对于裁缝,易启林有深深的感情,他早已将它视为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它是易启林心中的精神寄托,也是社区一道别致的风景。
他说,每天能赚多少钱并不重要,我只想一直守着这间店,希望能遇到个有缘人,把手艺传下去。
(记者 方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