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镇街村社
您的位置: 镇街村社
产业兴旺 村民腰包鼓起来

    “一直到10月份,我这里都可以采摘新鲜花椒。”9月26日,金鳌村二社花椒种植大户李云福一早便开始忙碌起来,为花椒树修枝、灌溉。李云福栽种花椒已有5年时间,和老伴一起打理自家近十亩花椒地,一年能产一万斤左右。目前,我区花椒种植规模达5000余亩,主要分布在跳磴镇新合村、拱桥村、金鳌村等地,2018年花椒产量2000余吨,小小花椒树变身村民“摇钱树”。

    这是我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蔬菜、柑橘、花椒三大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让村民实现不同程度增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2018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47元,同比增长8.2%。

    调整产业结构改种花椒

    “我和老伴每天至少要花半天时间待在地里头,除草、洒水、施肥、修枝,每天忙得团团转。”李云福告诉记者,自己栽种的是九叶青花椒,在花椒集中上市的时候,每斤能卖5-6元。他通过水肥管理、枯枝修剪等管理方式,使新鲜花椒能持续生长至10月份。现在不是花椒上市的旺季,李云福每斤能卖上10元,和其他椒农打了个“时间差”,错峰销售。

    常年的风吹日晒,李云福没有抱怨,反而面带笑容,眸子里闪着希望的神采。

    时间回到6年前,那时的金鳌村以种植蔬菜为主,由于常年品种单一,过度依赖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土壤地力下降,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逐年递减,制约了农民增收,很多村民都对未来的产业发展之路充满迷茫。基于此,区农业农村委开始引导金鳌村积极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向全村312户农户共分发7.5吨土壤调节剂,改良土壤取得一定效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金鳌村调整产业结构,农户开始改种市场前景较好的花椒。

    “产业发展起来主要还是靠这些大户,一旦这些大户富起来了,其他村民也就会自发跟着种植。”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说。

    李云福坦言:“现在村民都在看着,如果我们的花椒效益好,他们也就有了信心。”

    经果产业转型发展休闲旅游

    除了发展花椒种植,近年来,我区围绕蔬菜、柑橘等农业资源,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结合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尊重村民意愿,新增栽植经果林4400亩,推动传统蔬菜产业逐步向更适合发展休闲旅游业的经果产业转型。

    说起经果产业转型的典型,石盘村必须拥有“姓名”。

    “柑子没车拉,也没人收,就只有烂在树上了。”曾经,石盘村由于道路不畅,交通不便,加之环境也不好,不仅丰收的水果运不出去,一些游客想来也望而却步。为此,石盘村开始积极争取政策、整合资源、协调支持,拓宽和硬化通村公路,开通乡村公交。短短两三年间,石盘村人行便道入户率、电网入户率、自来水普及率、广播电视入户率均达100%。2013年7月,石盘村被纳入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建设。

    一年年、一点点地用心付出,石盘村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滨路的建成通车,更是让石盘村的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每到天气晴好的周末,石盘村便会迎来不少市民,采摘葡萄、柑橘,钓鱼、吃农家菜……大家在田间地头尽情体验着田园之乐。

    目前,石盘村已建成了石盘水果园、康然山庄、盘果山庄等项目,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成为大渡口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春见”柑橘更是远近闻名的石盘村特色农产品,注册有自己的品牌“石猿”,并在2017年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蔬菜大户每年收入20余万元

    在山溪村,提起“三头牛”的名号,村民们都会相视一笑,将你引到一片菜地前。“再过几天,这批丝瓜就可以上市了,一定得保证质量。”“最近藤藤菜再不摘就老了,价格卖不起了,要抓紧。”……三个头戴草帽的村民一边在地里劳作,一边讨论着最近蔬菜的行情。

    这就是村民口中“三头牛”,土生土长的山溪村村民,刘万云、刘万清、伍永彬三兄弟。三家人“抱团取暖”,是拥有50余亩地的蔬菜种植大户,茄子、莴笋、番茄、辣椒、大葱等各季农作物一应俱全,一家人靠着销售蔬菜,每年能收入20余万元。

    “山溪村的土壤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我们便因地制宜,向村民推广科学种植方法,同时,为村民与蔬菜收购商牵线搭桥,保障蔬菜销路。村里还会不定期组织种植大户到兄弟区县去学习交流,回来后再将新技术新理念教给村民,共同发展致富。”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介绍。

    据悉,截至2018年底,我区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农产品3个、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认证“重庆名牌农产品”1个。

    “乡村振兴涵盖了乡村的方方面面,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才能吸引更多外来资源和人才,集聚人气和财气。因此,我区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益,为拉伸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基础。”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说。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