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山村街道,干净整洁的道路,摆放整齐的分类垃圾箱,河边堆场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复绿后的生机勃勃……
推进垃圾分类全民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落实“河长制”,确保环保污染问题得到整治……为了让居民享受美好的生活环境,街道加强服务意识,履行环保职责,发现问题立即整治,让居民们对街道环保工作真正感到满意。
打好“保护拳”河边堆场整治见成效
7月17日,记者跟随新山村街道规建环保办相关工作人员,驱车前往长江光冶社区段,查看河边堆场的整治情况。
来到河边堆场,眼前是一片茂盛生长的格桑花田,在阳光的照耀下,肆意地伸展着枝叶,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出了花朵,星星点点,煞是好看。在河边堆场推平工作完成后,街道河长办相关工作人员在场地上铺上了一层防止尘土飞扬的滤网,并洒下了格桑花的种子。如今,格桑花正茁壮成长,不久之后就会大面积地绽放花朵。“到时候花开了,这片河滩怕是要吸引好多人来拍照哦,就变成新的网红打卡地了。”住在附近的居民纷纷说道。
从“脏、乱、差”的河边堆场到即将开满花朵的“网红地”,河边堆场的华丽变身,得益于新山村街道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积极响应长江沿岸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号召,切实开展好各级河长“巡河”工作,落实责任到位,真正确保将保护母亲河的工作做实,而不仅仅喊喊口号而已。
沿线砂石厂关停后,从今年六月份起,街道河长办多次与重庆渝富集团公司、区环境生态局、新港码头及堆场企业协调,并共同协商整治方案。从拆除违章搭建建筑、清理机器设备、清理垃圾,到将堆场场地进行推平、修复,再到复绿工作的开展,整治初见成效。
虽然新山村街道只负责仅仅600米的河段保护,但是“河长”定时巡查、堆场持续整治、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等工作,一丝一毫不敢松懈。据悉,下一步街道将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整改取得真正成效,确保该片区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
打好“巩固拳”垃圾分类进入新阶段
曹静是新山村街道的一名居民。7月16日一大早,她收集好家里的易腐垃圾,仔细地打包,然后她拿出一张二维码,贴在了垃圾袋的外面。提着贴着二维码、打包好的垃圾袋,她快步走向家楼下的绿色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曹静一边将手中的垃圾投放到专门的垃圾箱里,一边告诉记者:“贴了二维码的易腐垃圾袋,会有专人检查里面的垃圾是否分类正确。如果是正确的,我就有积分入账。”
在新山村街道,现在已经有一百多户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专属二维码”。在这一百多户家庭中,有党员、有志愿者、有骨干居民代表,他们通过关注“大渡口区城市管理局”的公众号,进行注册、认证来申请二维码。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实现了垃圾“可追踪”。投放正确的,通过扫描二维码给予积分奖励;投放不正确的,也是通过二维码,给居民进行反馈。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街道高度重视,出台了《新山村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及《新山村街道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进一步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城市综合管理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落实到“最后一人”。
如今,在新山村街道,共有278个易腐垃圾桶、75个有害垃圾桶以及278个其他垃圾桶。居民的生活也围绕着这些五彩的垃圾桶变得更多彩起来。
新山村街道副主任熊刚介绍道,街道将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普及二维码,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扫码的活动中来,体验不一样的垃圾分类。
打好“宣传拳”确保宣传无死角
2019年,新山村街道已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4000份,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单500份,噪音污染防治宣传单300份,牵挂垃圾分类横幅41条,张贴公告300份,在辖区营造了浓厚的环境保护宣传氛围。
利用“四·二二”世界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全民动手日活动,街道在辖区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居民环保低碳、绿色出行,引导居民垃圾分类,让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养成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宣传从来不拘泥于形式,而是看重是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4月20日,25名志愿者,顶着炎炎烈日,对辖区内的长江河道进行清理。江水退潮后,有报废的渔船搁浅在河岸,还有胶皮、塑料等垃圾也裸露在河滩上。志愿者们将无法直接清理的垃圾进行切割、转运。经过志愿者们的忙碌,河滩渐渐变得整洁干净。附近的居民看到志愿者的行动,都受到了感染,自愿加入到清理垃圾的行动中来。这无形中也是一种宣传,志愿者们的所作所为就是最好的“宣传片”。
除了在辖区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点,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现场的讲解,街道还开展了知识竞赛,提高居民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普及环保知识,以赛促学,让居民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利用院坝会、工作例会,加强对环保,特别是护河工作的宣传,着力提高居民及企业的环保意识,努力引导居民关心、支持、参与、监督街道开展的一系列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记者 张涵菓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