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 综合新闻
我区4个项目入选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

    (记者:李润梅)日前,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共19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10个类别。其中,大渡口区马桑溪民间故事、巴渝灯谜、川剧、渝派连环画入选。

    据悉,重庆曾在2007年、2009年、2011年、2014年和2016年先后公布了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公布的名录是入选数量最多的一次。此次大渡口入选的四个非遗项目分别为:马桑溪民间故事、巴渝灯谜、川剧、渝派连环画。

    其中,马桑溪民间故事,起源于大渡口区马桑溪一带的水域,是从居住以来慢慢在人们口头流传开来的一种以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之间的种种关系,朴实、自然的叙事体故事。马桑溪民间故事主体独立、完整。从各个侧面反映出马桑溪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以马桑溪、葛老溪、滑石滩,大渡村、白鹤嘴、落中子、鱼鳅浩形成的长江北岸流域为叙事主体。马桑溪民间故事是大渡口文化中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记录了马桑溪流域人们的成长历史,是群众智慧和独特文化的重要体现。

    巴渝灯谜,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至今,近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特点。大渡口灯谜多为原创灯谜,原创结合时效,同时对灯谜难易程度加以控制。成为与时事、宣传活动结合最有效的游艺类项目,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川剧,是重钢职工最喜爱的戏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重钢川剧队未成立以前,二十九厂、一0一厂川剧爱好者自发在马桑溪、侯家塆等处唱“玩友”(川剧清唱)。以重钢川剧活动为基础的大渡口川剧协会成立于1996年。川剧活动时间长,活动影响范围广,排练演出硕果累累。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生活气息浓郁,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为群众喜爱。

    渝派连环画,是重庆人画重庆的故事,以重庆地区连环画家为主体,创作具有重庆地域特色的本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连环画表现形式。渝派连环画创作写实感强,画面构图严谨,人物、场景与故事发展紧密联系,综合运用中国画传统十八描手法,以繁代简,繁中求简,竭力拓展线的表现力,并通过线的节拍与韵盧赋予造型丰富的感情色彩,使之虽为“白描”,却“无色胜有色”的独特的故事风格。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