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站变身漂亮“小绿屋”,环卫工有了爱心驿站……本期,我们走进生态垃圾站,走近“城市美容师”,从细微处点滴中,感受这座城市的美丽嬗变。
垃圾站变身生态小绿屋
昨日凌晨2时30分,天空还是一片漆黑。此时,豹子沟垃圾中转站灯火璀璨,绿植摇曳,树影婆娑,一辆辆满载的垃圾车正有序驶来。
埋在地面的感应线圈感应到车辆到达和运载量后,收储仓大门自动开启。设在收储仓上方的喷淋系统,同时自动启动喷淋降尘;设在收储仓腰部的两个抽气口,将臭气吸进“水循环”系统中。
垃圾车将垃圾从车厢倒入料槽,料槽下方的压缩机组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收集的臭气、污水,则由废气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置。
中转站中控室里,37岁的杜高君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实时视频监控,查看中转站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
“环境很优美,技术很先进,刚来时的担忧,早已消失殆尽了!”杜高君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很满意,这座垃圾中转站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技术,使用的是从日本引进的“水循环”除臭除尘治污技术。原来只是想来试一试的他,在这里一干就是6年。
其实,不仅是豹子沟垃圾中转站。在推进“高品质宜居之城”建设中,我区启动了垃圾转运站立体绿化改造项目。黄桷大楼和基建村两处垃圾转运站,外墙种植了鸭脚木、金边吊兰等多种植物,让原本令人生嫌的垃圾站变身为生态“小绿屋”。
目前,全区垃圾站共计21座,其中包括豹子沟中转站。每日,环卫工们均会对垃圾站的卫生情况及设施设备是否完好进行检查,对中转站及垃圾站进行病媒生物消杀和除臭处理。
创新垃圾分类收运模式
当前,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如火如荼。我区垃圾分类已全覆盖新山村街道7个社区,同时跃进村街道也拉开了试点序幕……
我区在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还创新性地建立起垃圾分类收运模式,配备了专业收运车,分门别类运送垃圾,还给车辆安装了GPS系统,以杜绝垃圾跑冒滴漏问题,使垃圾分类更彻底,让城市更加美丽洁净。
“餐厨垃圾、园林垃圾等,均是分类收集,然后直接运往相关垃圾处理厂。”针对垃圾分类运输,区固废运输公司给了如下一组数据:
豹子沟中转站,操作工5人,后端驾驶员13人。每日由12台后端车辆对豹子沟中转站生活、果蔬垃圾进行转运,转运至界石和黑石子处理厂,并做到日产日清。5月中转站共清运8801.75吨,日处理量约283.9吨,设计日收运量约400吨。
餐厨垃圾收运,餐厨班组驾驶员10人,上车工17人。每日出动8台餐厨垃圾收运车分别分为7条线路对整个大渡口餐厨进行收集,并运至黑石子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全区共摆放餐厨垃圾桶2144个,签约餐馆1105家。5月共收运餐厨垃圾1876.74吨,平均日收运量为60.54吨。
果蔬垃圾收运,每日出动3台果蔬垃圾收运车,对全区26个果蔬垃圾收集点进行收运。5月共收运果蔬垃圾348.16吨,平均日收运量为11.23吨。
园林垃圾收运,由收运车辆将全区的园林垃圾进行收运后直接拉往黑石子处理厂处理。5月共收运园林垃圾89.28吨,平均日收运量为2.9吨。
环卫工有了爱心驿站
时针指到凌晨4点50分,镜头转向区府广场。“立正!稍息!”此时,39名环卫工正整齐列队。
喊口号的名叫周才树,是区固废运输公司的一名环卫工,文体路片区的班长。每个早班,周才树都会准时给环卫工们开早会,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安排新一天的任务,叮嘱安全注意事项。早会后,环卫工们分赴各自管辖地段,开始新的一天工作……
“每天要走接近4万步吧。”周才树今年55岁,来自江津,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身为班长的她,每天从区府广场出发,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从李子林垭口到马王场附近,从双山盛世融城到枫丹苑一带……巡查沿线清扫保洁情况,收集问题、处理问题。
“这座城市越来越漂亮了,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自2003年入职以来,周才树已在环卫工岗位干了16年,先后做过茄子溪、车家坪、香港城等片区的班长。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依然抵挡不住她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一家老少,也跟随她的脚步来到了大渡口。
周才树说,自己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亲身体会到党和政府对环卫工人的关爱。“现在,还有了爱心驿站,方便我们环卫工歇歇脚、喝喝水、热热饭,说句心里话,这座城市很温暖,我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周才树所说的爱心驿站,便是我区为解决环卫工人在吃饭、喝水、休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而设置的。
据了解,目前,全区建有21座爱心驿站。每个爱心驿站均配备了休息座椅、饮水机、微波炉、储物柜、医疗箱、书报架、电风扇等设施,准备了防暑降温药等急救药品,部分人流量大的爱心驿站还配有电冰箱、空调等。 (记者 李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