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山里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心旷神怡。跳磴镇蜂窝坝村村民罗元芳准备去镇上的集市买些生活用品,如今,她再也不担心出门遭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尴尬了。每次骑着摩托休闲地去赶集,是罗元芳感到最快乐的事。
罗元芳坦言,眼前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家门口这条公路修好了!2013年,由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妇联组成的民生服务团来到了蜂窝坝村,主动谋划民生服务项目,为村民解难帮困。如今,只要提及民生服务团,当地村民连连称赞:“感谢民生服务团,一心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大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乡村公路提升改造 修通村民“幸福路”
“五年前的一天,村里来了一群人,他们与村民围坐一起,一边询问生活情况,一边收集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民罗元芳告诉记者,她后来才知道这群人有一个名字叫——民生服务团。
从蜂窝坝村3社住宅小区到村委会办公室有一条公路,这条路是住在附近的300多名村民每天出入行走的必经之路。由于公路年久失修,路面损坏严重,村民出门苦不堪言。“以前最怕下雨了,你往哪里走都只能穿雨靴,而且两只裤脚都是泥巴。如果是晴天,粉尘灰尘满天飞,呛得行人直流泪。”谈起以前的烂路,罗元芳连连摇头。
在民生服务团主动联系群众,谋划民生服务活动中,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和区妇联多次深入现场调研,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先后采用了洒水车灭粉尘、补修破损路面等办法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可是,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加上每天来往的大型车辆反复碾压,让刚补修好的路面又变得“千疮百孔”,给村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重修这条路是村民的需求,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村民的诉求和困难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初衷,服务民生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区委直属机关工委书记方薇说道。于是,民生服务团积极联系区级相关部门、企业,找出解决方案,重新对这条公路进行了升高加固,对公路防护栏进行了更换,对路面全部硬化处理。
如今,站在蜂窝坝村半山腰上放眼望去,一条崭新的公路通往村民家门口,给村民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倾听群众所思所想 解决群众所急所盼
“先要有健康,才能奔小康”,如今,健身锻炼已经渐渐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生活时尚。蜂窝坝村委会的健身室,成为村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一处40多平方米的场所,有乒乓球桌、跑步机、多功能综合训练器、棋类、羽毛球等各种健身娱乐设施,让村民在劳动间隙,有了时尚喜爱的健身方式。
在民生服务团接待日中,有村民反映,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也希望像城里人一样能打卡健身。随后,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出资统一购买了健身器材,不仅满足了辖区村民健身的需求,给村民提供了强身健体的平台,也为农村的和谐生活再添一道绚烂色彩。
2013年以来,民生服务团在调研中得知,有村民迫切希望村委会能建一个调解室,帮助大家化解家庭、婚姻、婆媳、儿女等之间的各种矛盾。于是,区妇联干部立马将这门“差事”揽在身上。
自从蜂窝坝村成立了“家庭婚姻”调解室,区妇联干部定期到调解室进行接访,化解家庭矛盾30多件。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调解室没成立之前,调解只有打感情牌,尽量把事‘搁平理顺’了,也就算调解成功了,遇到牵涉到法律法规相关的纠纷,遇到容易走极端的调解对象,大家就很头疼。”调解室成立后,区妇联干部定期到蜂窝坝村开展服务,并对村委会的调解员开展培训,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据了解,民生服务团在蜂窝坝村设立了接待室,制定了接待表,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妇联领导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到此接访,帮助解决和收集前来咨询的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的目标在这里逐渐变成现实。
以民生服务团为载体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2013年以来,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妇联民生服务团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主动参与、认真组织民生服务活动,先后联系了跳磴镇蜂窝坝村、八桥镇八一村,作为民生服务团成员单位,主动谋划民生服务活动,先后帮扶困难党员群众200多人,解决民生突出问题14个,投入资金6万多元。
2014-2016年,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妇联民生服务团协调相关部门,每年定期为村民开展体能检测活动,并结合检测结果提出科学的健身意见,指导村民结合自身体质,掌握适合个人的健身锻炼方法,不断提升健康水平。
八一村征地拆迁后,许多村民搬迁到了万有社区。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妇联民生服务团在走访中了解到,由于社区绿化面积中的高大植物较少,周边没有路灯,社区居民希望民生服务团能帮忙解决这些民生事。随后,民生服务团成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2个月内,不仅在社区栽种了许多大型植物,还为居民安装了路灯,提升了大家的居住品质,也为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服务民生的路上,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妇联民生服务团所做的大大小小事,让许多群众都竖指点赞。他们多方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力求把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
(记者 高祎恩/文 实习生 刘思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