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新闻
您的位置: 新闻
垃圾分类走进百姓家中

    说起垃圾分类,新山村街道的居民并不陌生。

    从2019年1月起,新山村街道作为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镇街,掀起了垃圾分类热潮,让居民意识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

    在我们身边,也涌现了不少垃圾分类“达人”。

    不妨跟着记者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让垃圾分类变得简单又实用。

    她是小区垃圾分类“标兵”

    走进新山村街道平安社区美德佳园,红蓝绿灰的箱子很常见,每栋楼都有垃圾投放点,每天出门时,大家都会将家里的垃圾放在里面。1栋居民刘淑芳就是其中一员。

    刘淑芳本身就是一名环保达人。几年前,她在上海初步接触到垃圾分类概念。回家后,她就开始有意识的将垃圾分类。金属罐、塑料瓶、废纸盒等她都会定期送给慈善机构;废电池、温度计等她都会用透明胶带包好,送到物业有害垃圾桶里。

    今年,她更是报名参加了社区宣传分类垃圾知识的志愿队,之后参加了垃圾分类方法的培训。生活中,她积极向更多的人宣传垃圾分类,包括邻居、保安、清洁工等。她随身还会携带垃圾分类学习的资料,常常给邻居们看,解释给他们听。

    她家的厨房垃圾“不出门”

    厨房垃圾放进阳台的盆里,经过发酵,变成肥料用来种花种菜……如今,垃圾分类处理已完全融入周玉杰的生活里。

    家住平安社区美德佳园,自2019年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后,她就成了研究垃圾的“专家”。怎么分更方便?垃圾怎么利用才有效……成为了她常常思考的事情。

    “平时家里产生最多的就是厨余垃圾了,如果能把厨余垃圾处理好,那就是太好了。”周玉杰说,因为发酵味道大,她都是在阳台上进行。

    说起方法,周玉杰说,就是瓜皮果壳、剩菜剩饭装在盆里,撒上一层厌氧菌,等待发酵,差不多一周左右就能出液体肥,便可成为种花的肥料了,“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那就是用剩菜剩饭发酵时,最好先冲掉上门的油渍。”

    她家的垃圾桶就有3个

    记者看到,在63岁的胡昌莉家中,放着3个垃圾桶。她说,一个写着易腐,放厨余垃圾;一个写其他,放生活垃圾,比如废纸等;还有一个写着有害,放废旧电池等。

    胡昌莉说,对于垃圾分类,她是根据家里的情况设置的垃圾桶。像她家里,有害垃圾就是一些电池、不用的灯管儿什么的,可以等到一定数量了,再拿去放到有害垃圾桶里。而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每天都要产生,但是投放的时候,还是要细心一些,如果不注意,这两种垃圾就会放混。

    “总而言之,垃圾分类首先要细心,只要肯用心,其实并不难。”胡昌莉说,虽然社区发放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手册,对照着放进相应垃圾桶里会有点小麻烦,但做这个事情她很乐意。

    一直以来,胡昌莉还身体力行,将垃圾分类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她的坚持也感染了自己的家人。“我一直都很爱干净,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就拉着我一起学习,现在家里人都会分类了。”她说,实行垃圾分类对生活环境改善有很大帮助,自己也很乐意做这件事。 (记者 文琰)

    居民声音

    翠园社区退休教师周国伟:垃圾分类处理了,环境也更好了。如今住在小区,我觉得更幸福了。

    新一社区创业者李鑫:再忙再累,店面产生的垃圾,我都会分好类再丢进垃圾桶。

    钢花社区销售员李丹:现在垃圾分类一点也不麻烦了,每个垃圾桶按照回收垃圾的不同种类做好了颜色标记和文字注释,让人一目了然。

    光冶社区维修工人王乐:刚开始,垃圾分类常常出错,不过分习惯就好了。

    锁口丘社区居民张志强:虽然垃圾分类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我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