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人物专访
您的位置: 人物专访
【工匠风采】趸船水手 用青春踏浪逐波

曾小波正在协调船舶货物的装卸

趸船已经成为曾小波的第二个家

    说到水手,大部分人会不禁哼唱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水手》,也会在眼前浮现出一个在大海中乘风破浪的伟岸形象。但本期工匠走进的这位水手,每天面对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长江上的雨雪风霜。他,就是重庆中交港口公司的一名普通趸船水手——曾小波。

    “我这半生与水为伴,条件更苦的我都体验过,可我都甘之如饴,从来没有后悔选择这份职业过。”曾小波说。

    为了家人 从漂泊的船员变成安定的水手

    趸船是无动力装置的矩形平底非自航船,通常固定在岸边,作为船泊停靠的“浮码头”,以供船舶停靠,上下旅客,装卸货物。

    曾小波,是重庆中交港口公司的一位趸船水手,主要负责趸船移泊、船舶靠泊,离港及人员趸船等作业的安全工作和安排、组织协调船舶货物的装卸中的各环节工作。今年,是曾小波从事趸船水手的第4个年头。然而他与江水的渊源却已近20年。

    曾小波,39岁,四川广安人,1997年从技校毕业后的他,开始了自己十多年的船员生涯。当时的曾小波,主要从事船舶驾驶工作,那时行船时间长,经常一上船,在下船便是两三个月之后的事了。曾小波回忆,那时最长的一次行船达到了4个月。

    “别人难离故土,我是难离碧水。”船员时期,曾小波与家人聚少离多,为了照顾家人,2015年,曾小波决定回到重庆,来到重庆中交港口公司,选择了一份工作时间较固定的水上工作——趸船水手。

    素质过人 守护来往船只安全

    “我们在这里瞭望,特别是晚上要观察是否有临时船只抵港,需要水手及时处理。”“这里是我和同事休息的地方,我们两人轮换着休息,一定要有个人保持清醒。”迎着朔朔江风,记者跟随曾小波来到了他守护的趸船。趸船长约八十米、宽20米,远远望去像一位孤独屹立在江边的长者,凝视着来往船只。船内设备俱全,设有仓储区、工作区和生活区。这里,就是曾小波坚守了四年的地方。

    访谈间,曾小波注意到有临时船舶准备抵港,原本谈笑风生的曾小波立马进入工作状态,他反应迅速,叫上搭档便立即与港口取得联系,套上救生衣便奔向瞭望台,“货船吃水多少?”“大概多久后抵港?”“船上货物是什么?”“大概需要停留多久?”……几分钟后,货船抵达港口,曾小波立即套拴缆绳,协调船上人员和港口调货,期间,他一刻不停检查货船的吃水程度,为了保证安全,他要随时控制收系在货船前后的缆绳,冬日江风凛冽,忙前忙后的曾小波声音已经有些嘶哑……

    “这是水手的基本素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情况,很容易发生事故。”待船离港,已经是两个小时后,曾小波才深吸一口气解释起来。

    看完这场突发情况,记者不禁对船上这两位水手肃然起敬。

    24小时守护 趸船成了他第二个家

    “趸船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趸船不能离人,一日三餐,睡觉休闲都要在船上解决,这几十平米的趸船,是曾小波平时的所有活动区域。

    “在船上呆了多年,我已经习惯了在水上的生活。”曾小波笑着说,自己已经习惯了水上的摇晃感,下船后脚踏实地站在地上反而没有踏实感。他说,这是每个水手的职业病。

    “不同于船上漂泊的日子,能见到很多风景,趸船上,一年四季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风景,但是其实只要用心感受,就会发现,方寸之间,每天每季都别有洞天。”趸船当班水手只有两个人,干48小时休48小时。特别是夜间后,搭档休息后,他要一个人保持清醒值班,大多时只有流水声相伴,最多再加些虫鸟声、风雨声,眺望着远处越长越高的城市和堆积成山的集装箱,一年又一年,是会让人枯燥乏味的。

    “我这半生与水为伴,从前我爱那份刺激与漂泊,如今我享受这份孤独与安定。”看着终日与只为伴的江水,曾小波说。

    常年的水上作业,曾小波被晒得皮肤黝黑,身材瘦弱的他一双手上全是老茧,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但曾小波却从没想过“早退”,他用一句“我还要干到退休呢!”诠释了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记者 王玲美)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