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李友昌老人的家里,他从书架上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卷卷轴。卷轴装裱的作品,用上好的状元纸作底,李友昌写废无数只毛笔成就的接近15米的长卷上,是一个个笔墨饱满,笔锋恰到好处的金文字体。“其他的装裱师傅根本不敢接我这个活儿,生怕把我的作品破坏了。”李友昌特意找来经验丰富的师傅,最终才成就了这一件件震撼人心的艺术品。
为一个金文字他跑遍全城
李友昌老家在四川达州,退休前曾经当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老师。少年时期,他就醉心于书法艺术,在同龄人中属于笔法老到的佼佼者。1990年退休后,有了充裕时间的李友昌,更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投身于书法钻研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友昌接触到金文。“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位书法爱好者说金文很难写好,一般人几乎很难一次写金文超过200个字。于是我就对金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一定要掌握好金文。”
正因为如此,李友昌才开始潜心研究起金文来。
初期其实并不顺利,由于金文比较小众,相关书籍也不多。为了查找一个金文字,李友昌常常要跑遍重庆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新华书店。通过笔记、拍照等手段,将金文字记录下来,再回家抄写在本子上,不知不觉,就收集了千字有余。
仓库里求来最后一本金文字典
当李友昌又一次来到图书馆查找金文字体时,他发现了一本金文字典。如获至宝的李友昌赶紧到书店购买,结果一无所获。不甘心放弃的他,给出版单位去信,诉说自己的困难。
“出版单位给我打来电话说,这本字典早就没有印刷了,但是他们愿意把仓库里留底的最后一本字典赠送给我。”
有了字典的李友昌如虎添翼,集字的速度快了,翻写的速度也就提上去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逐步完成了《唐诗三百首》《论语》《毛泽东诗词》等名著。
钻研金文十余年,李友昌老人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身于书法事业。为寻一个金文字体废寝忘食;为找全一个金文字的同义异形体,李友昌翻遍所有的金文字典和碑帖;为了将家喻户晓的大家名作翻写成金文,一个字他常常要捉摸几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
盼传承只因对金文爱得深沉
李友昌马上就要迎来八十大寿了。学生们都希望他的翻写作品和集字字典能够出版。“马上《毛泽东诗词》就要出版了,”李友昌说道:“但是我出版作品不为名利,是希望给我教过的学生一个交代,让他们了解我最近在金文翻写上取得的进步。”
李友昌说,金文是一种很有趣的字体,当你沉浸其中,你会发现每一个字的一笔一划都是那么富有情趣和韵味,不仅陶冶了情操,同时也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他希望通过自己翻写金文,让大众能增加对金文的认知,让这种有趣的书法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他对记者说,现在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人们已经习惯快节奏的生活,难免有些浮躁和急功近利,很难再慢下来。
“而我就守着这一方砚台,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照研究翻写,时光感觉都慢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