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人物专访
您的位置: 人物专访
【工匠风采】深耕一线三十载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

    刘厚江,一名奋战在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CPIC)一线的拉丝工人,他曾在奋斗的长河中劈波斩浪,曾在攻坚克难的征程上筚路蓝缕,他从一名普通的拉丝工,一步步成为高级技师。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诠释着“匠人匠心”的真谛。

拉丝工作早已成为刘厚江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参与公司工程建设 汗水挥洒每个角落

    2003年到2018年,刘厚江在公司每一条玻纤生产线工程建设中,先后承担起了拉丝机、漏板、冷却器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生产作业的监控工作。工作中,他经常在高温环境的车间连续作业16小时,在每一项工程竣工点火投产后,经常连续上中班或夜班12小时。

    据刘厚江回忆,在公司的3万吨生产线建设中,他带领一班人承担了漏板、冷却器等设备的安装任务,3天内将所有计划的漏板全部安装到位并完成了调试工作,使生产线点火后一周内就投产。在当时,这样的安装调试速度和质量在全国尚属首次,在世界玻纤行业也是少见的。

    后来,在公司4万吨玻纤池窑工程建设中,为完成将原2万吨和3万吨生产线上的20多台拉丝机交换到新线上,他带领一班人每天加班加点赶工期,进行彻底的拆洗和安装,最终提前半个月完成了此项任务。在ECR玻璃比E玻璃温度高过50多℃的工作环境下,他经常顶岗上夜班做漏板的调试工作。

    2016年他奔赴巴西、巴林参与项目建设工作;2017年参与F06B线工程建设,这个生产系统设计秉承更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短切纱生产线,刘厚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得到海外公司的认可和赞同。

    精益求精 攻克技术难题

    今年三月,刘厚江发现车间生产运行有不稳定状况,他整天都忧心忡忡,反复跟领导汇报、探讨细节、仔细巡查问题根源。他“三顾茅庐”向这方面的技术权威请教问题,初步判断是某种原材料不适合生产产品的原因,于是他带着团队积极协调,不断地尝试、改进,最终解决了车间的运行状况。

    刘厚江对公司的用心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前些年,他提出的用小流量的、雾化效果较好的喷雾咀代替当时的不锈钢喷雾咀,对细纱的冷却、润滑效果更佳,有效地减小原丝水分,也解决了当时原丝水分大、烘干困难的问题,同时,喷雾咀的成本降低了40%左右,每年节约纯水用量3363.84吨,节约纯水制造费用16819元。该项技术的改进,为公司节约了生产成本。

    改进漏板托梁水管,有效减小了漏板的温差,使原来的托梁水管使用寿命延长了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更换的时间大大缩短,对延长漏板使用寿命、稳定大漏板生产以及提高漏板产量起到了较大作用,该项技术的改进,每年为公司节约漏板加工费用20万元。同时,在对ECR玻璃生产无任何经验的情况下,他与同事们一道共同摸索,用一个月的时间攻克了4000孔漏板顺利拉丝生产的难题,这比加拿大国家在这方面的摸索提前了15个月。

    发扬工匠精神 全身心投入工作

    作为一名奋战在生产一线的拉丝工人,刘厚江这一干就干了32年,先后获得过“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称号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在刘厚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上班总是提前一小时到公司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下班前也要确保所有车间正常运行才离开单位。在车间同事眼里,刘厚江是一个对工作十分负责的同志,前几天夜里打雷,导致车间跳闸运行出现问题,刘厚江半夜得知电路跳闸便立即开车回公司,看到刘厚江到现场后,大家顿时都觉得非常心安。

    对于刘厚江来说,拉丝工作早已成为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说:“在工作中要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多一些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公司生产一线这一平凡的岗位中,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记者 王雯)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