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石板梯上,留下丈夫幸福的脚步
长长的人行道上,留下轮椅甜蜜的轨迹
日复一日推轮椅,丈夫手上长满了茧
每次出门前,丈夫都要做足准备
这辆轮椅,几乎每天早晨7点半,都会出现在我区钢花路上。
轮椅上坐着一位瘦小的老太太,而站在车后推着轮椅向前的,是一位看上去同样清瘦的老先生。
朝露在晨风中悄悄的逝去,老先生佝偻着脊背推着他那腿疾的爱人,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慢慢的走,红红的太阳在他的脊背上榨出了一片湿漉漉的汗渍,而后,风又将汗渍吹干。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老先生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而他那蹒跚的步履,是对“老伴”二字最美好的注解。
这一背,就是32年
7月20日清晨,晴,新山村街道钢花社区,一处老旧居民楼前,黄桷树枝随风微微摇摆,一只家猫在石栏上闲庭漫步,一切都静静的。
今年63岁的丈夫罗邦华,和65岁的妻子王永华,就住在这栋居民楼的5楼。
7时15分,丈夫罗邦华提着折叠式轮椅车从楼上走下来,在将轮椅放离这里最近的马路边上,并固定安装好后,他又回到5楼的家中,将妻子接下来。
只见妻子王永华一手扶着楼梯的栏杆,一手扶着墙,一瘸一拐、艰难缓慢地走着楼梯。尽管丈夫就在身旁,但她还是坚持不让丈夫背她。“楼梯有栏杆,还是让我自己扶着慢慢走嘛。”
从楼栋底楼走到马路边,要经过一段有70多阶石梯的上坡路。这段路除了让丈夫背,别无他法。只见身材清瘦的罗邦华半蹲下身子,待到妻子紧紧搂住他后,他一鼓劲起身,径直朝着石板梯走去。
他就这样背着妻子,一边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一边默数着台阶数,看上去有些吃力。
终于走到了马路边,罗邦华将王永华缓缓放在了轮椅上,再轻轻地调整了一下她的坐姿后,便推着轮椅出发了。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就是这样的场景,每天重复发生着。从1986年两人结婚,直到现在,整整32年。
“她只有嫁给我,我才放心”
王永华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萎缩,走路只能脚尖着地,脚后跟无法使力。
1985年,罗邦华和王永华同在我区一家金属加工厂工作。“看她那双腿,我晓得我要照顾她了。”第一眼看见王永华时,她扎着两个大辫子,罗邦华既心动又心疼。
“他那个时候虽然没什么钱,也没什么本事,但老老实实的,做事很勤快,样貌看起也可以,上身白衬衣,下身蓝裤子。”王永华比罗邦华的记性还好。
互有好感的俩人,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并打算结婚。“当时,我就给丈母娘说,我会好好照顾她,她只有嫁给我,我才放心。”罗邦华话虽不多,却硬是打动了丈母娘。1986年,罗邦华和比他大两岁的王永华结为夫妻。
婚后,由于妻子腿脚不便,无论洗衣做饭还是打扫卫生,几乎家里的所有生活起居,都由罗邦华一人负责。
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要出门。即便阴雨天,只要雨不大,王永华也会坚持背老婆出去。就这样,罗邦华成了王永华的“拐杖”,成了王永华的“腿”。
轮椅吱吱情深深
2015年,罗邦华退休。同年,在区残联的帮助下,王永华得到了一辆轮椅车。从此,罗邦华能每天推着轮椅车,带妻子去更远的地方“散步”了。
7月20日这天,记者跟随夫妻俩,从钢花社区出发,沿着钢花路、八桥街,走到九宫庙步行街,而后又来到大渡口公园。
“现在这个季节,只有清早比较凉快。夏天过了,我就能随时带着她出来了。”罗邦华说。
“他们两个感情好得很哟,成天离不得。”路上,有熟悉的居民路过随口说了一句。王永华听见后,笑得眼睛眯成了月牙,脸上的皱纹仿佛也沾上了喜气。罗邦华转脸看着老伴,轻声地说:“是哟,相依为命一辈子咯。”
记者看到,王永华虽身患残疾,但在罗邦华的精心照料下,脸色红润,全身上下也都是干干净净的。反倒是比她年轻两岁的罗邦华的身上,留下了更多岁月的痕迹:头发有些花白,肩背有些微驼,双手变得粗糙。
“罗老师,这轮椅你打算推好久哟?”途中,记者问了一个等于是废话的问题。
“推一辈子,就算有一天推不动了,我也要牵着她。”罗邦华握了握王永华的手。
“你对王嬢嬢说过爱她没有呢?她呢?”记者又问。
“我们没什么文化,哪个会说这些哟,从来没说过。”罗邦华笑着说。
由于长期推轮椅,罗邦华的手上已全是老茧。看着他满是老茧的手,记者不禁突然想到那首老歌《最浪漫的事》,歌词这样写道——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