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互动>> 时事评论
您的位置: 互动>> 时事评论
网络不是“避风港” 勿忘“诚信”二字

    短短的几年互联网改变了经济模式,足不出户即可满足人们对生活、出行、美食、旅游、学习、医疗等各方面需求。网络飞速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人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当面对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也诞生了很多特制的平台,即现在我们所说的各种APP软件。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手机的智能使用,下载相应功能的APP软件,就能满足我们现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相应的各种需求的完成都需要与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互动才能完成。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通过网络定制化、智能化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快速精确匹配,为生活带来便利,这一切方便快捷的网络背后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诚信。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基本准则。网络诚信问题不单纯是道德行为范畴,它更是法律层面的因素。在当今互不相识、看不到、摸不着的网络时代,诚信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2015年第一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启动,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央视报道了一篇标题为《网络诚信建设,人人都是参与者》文章。“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在大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的当今,虚假平台、违法分子、诈骗信息仍大量存在。如,“塑料紫菜”“塑料大米”等谣言泛起,造成社会恐慌;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涉案、洗钱、电话欠费等借口,骗事主将钱转到所谓安全账户;盗取QQ、微信号等,向原号好友进行诈骗等。都提醒我们网络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提醒着我们网络诚信建设没有休止符。

    网络诚信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受害者和受益者,谁也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虚假和诈骗的空间。国家出台《网络安全法》,抵制网络失信行为,大力宣传诚信美德,加强甄别真伪的能力。

    只有我们共同去维护好网络诚信的环境,对自己的转发行为负责,主动防范并举报网络失信行为,才能上下同心自觉的加入到守护诚信的行列中,让失信者的“避风港”无处遁形。(汪渝)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