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康威视生产基地。(受访者供图)
近日,两段3分钟的视频在3D打印圈子里引起轰动——一台金属3D打印机分别用2小时37分、5小时52分,打印出了整版123颗义齿和15副义齿支架。而打印同样数量的产品,进口设备分别花费6小时30分、15小时以上。
实现这一国际领先金属3D打印效率的,是一家名为“重庆塞领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在全世界3D打印发展热潮下,这家位于大渡口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的公司,专注3D打印义齿这一细分领域,是实实在在的“隐形冠军”。
随着大渡口区提出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作为全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多像塞领科技这样的“隐形冠军”集聚大渡口,并带动一批相关项目入驻,逐渐建立起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生态体系。
大数据架设企业间的“高速公路”
近年来,“赋能”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热词,马化腾提出“去中心化”赋能,阿里巴巴要赋能全球商家,京东则主打无界零售赋能……在重庆,位于大渡口区互联网产业园的重庆允升科技有限公司,则以重庆工业为根基,为企业赋能,助力企业实现工业“互联网+”。而其赋能的对象,不乏百亿级的企业大户。
20000吨卵碎石、300吨混凝土膨胀剂、200吨矿渣粉……在重庆建工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平台上,这样的采购下单信息每天不断滚动更新。通过这一平台,重庆建工将供应商汇集在线上,实现了一站式需求对接、议价比价、配货物流、集中结算等。更重要的是,平台高效的供应链协同模式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在业务量增加10%的前提下,相关业务人员反而由47人精减到20人。
打造这一平台的,正是允升科技。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允升科技所做的,便是为传统企业,特别是传统工业企业赋能——帮助企业定制自己的供应链平台,再将各个平台之间的供应协同关系打通,进而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供应链协同。
“允升就像企业间高效协同的‘高速公路’,将所有企业以‘路’的形式串联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协同。”允升科技董事长尹云峰介绍,在供应链平台上,企业可以协调上游的供货商和下游的销售商以及“前后左右”所有相关企业,从而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据悉,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00家企业加入允升生态,其中不乏重庆粮食集团、重庆建工集团、浙江宏伟供应链、广东兴发铝业等大型集团企业。
智能化为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4月22日上午,2018年璧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来自中国及新西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5046名选手齐聚璧山。
为这场赛事提供安全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则是海康威视。海康威视通过一套平台,集成了“前端深度智能、高空全局瞭望、人脸识别系统、以及视频实景地图指挥作战系统、应急布控系统、无人机系统及人员态势分析系统”,通过全方位陆空立体联动的智能安保方案,为整个赛事保驾护航。
不仅服务于规模性赛事,在日常生活中,海康威视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已成为助力业务生产、服务社会的隐形“卫士”。
2012年始,海康威视与重庆高速集团合作,开发并逐步完善了重庆高速公路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平台应用到全市3个区域中心和40余个路段,管理着全市18000多路图像,路网可视化管理水平全国领先,为实现高速大数据和智慧高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海康威视将持续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推动AI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真正助力行业的变革升级。”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康威视重庆业务中心正在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C区倾力打造重庆科技园,园区部署了大量的智能AI应用,如人脸识别、机器人、智能工业相机、智能停车等系统。其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大渡口以及重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园区,也将不断助力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
“1+1+2”体系引来“隐形冠军”一片
大数据智能化“隐形冠军”为何集聚大渡口?在不少企业看来,当地产业发展环境以及对企业的支持尤为关键。
重庆日报记者获悉,针对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大渡口区已初步建立起“1+1+2”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体系。
其中,两个“1”即成立了一个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工作组,制定了一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大渡口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2”即建设重庆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两大产业发展基地。其中,重庆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以天安数码城、鑫鹏广场为中心,重点发展大数据相关的数据采集分析、技术产品研发、数据应用服务等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园以海康威视生产基地为中心,重点发展智能安防、3D打印、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
在建立产业体系基础上,为吸引企业入驻,大渡口区还创新服务。如针对重点招商项目推出“绿色通道”,采取“专人服务、全程协办”的方式,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针对区内重点企业推出“点对点”联系服务,通过定期上门走访调研,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
随着园区建设的完善、发展定位的明晰、配套政策的优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当前,大渡口区信息产业招商吸引力逐步显现。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以来,该区累计对接洽谈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软件研发、信息技术培训等各类项目130余个,签约落地年产值3亿元以上项目4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
编辑:唐洪琼
主编:张韬 陈长青
监制:刘文娅 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