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新闻
您的位置: 新闻
一编一织 竹编缝隙里的乡愁

 

经纬相间,竹篾成形

   

 刮篾使得竹篾光滑,但手难免会吃些皮肉苦头

    篾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诗经·小雅》中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的诗句,生动描述了牧人披蓑衣戴斗笠的情景。由此可见,篾匠的诞生极早。

    箩筐,簸箕,筛子,斗笠,竹席……在漫长的岁月里,篾匠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老百姓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也编织着他们的人生故事。

    本期,记者来到春晖路街道新华社区湖榕路,听69岁老篾匠骆敏讲述那些指尖上的平凡与美好。

手上功夫坚守58年,绝活羡煞他人

    “爷爷,这个篮子是竹子编的吗?”“这个箩筐做得好精细啊”……早上10点过,在春晖路街道新华社区湖榕路附近,几个过路的居民停下脚步,围观正在编背篓的老人。

    老人名叫骆敏,今年69岁。老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额头上的皱纹清晰可见。提起学习这门传统技艺的初衷,骆老说,当初,他的叔爷在合川是一位有名的老篾匠。从11岁开始,他便跟着叔爷出门做活,耳濡目染地学习补簟,打花草。补簟就是给竹器补洞,打花草是竹编行当里的术语,就是编制竹器上的花纹,这个技艺属于篾匠行当里的细作。

    在叔爷的教导下,骆老练就了扎实的蔑匠基本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样样通晓。“那时候还小,也很怕学。最怕的就是做蔑时蹲不住,还有就是竹片扎手。”骆老说,“没想到,做了那么多年,我也没想要放弃。”

制作篾品看似简单,实则讲究颇多

    “噼啪……”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一根竹子便在镰刀的力量下从根部裂成两半,缓缓的躺在了地上,拿起划开的竹子,继续操起镰刀。骆老踩着竹屑,抓好一把削好的竹片,弯下腰去,竹片在他手中弯曲、翻转,一片片交错……不一会儿,一个簸箕底就已形成。

    竹编的讲究,从选竹子开始。骆老说,只有五六年的野生竹才密度刚好,够韧。同样,竹编是门苦累活,剖、拉、撬、编、织、削、磨全靠一双手。一手握刀,一手扶竹,剖成粗细均匀的竹片,再将竹片削成各种规格的竹篾,将竹篾在指间与刮刀指间来回拉升,用手指感悟它的厚薄,然后就开始根据编织物品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方法编制。

    别看骆老今年69岁了,可依然身手矫捷、精神矍铄,他一边用砍刀将已经破开锯好的竹子剖成竹篾,一边与围观的路人打趣聊天。

竹编技艺渐行渐远,希望传承下去

    如今,在街头很难在见到篾匠艺人的身影。

    骆老表示,“80年代的生意最好,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与新材料不断出现,曾经风风火火的传统蔑匠手艺不光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也不再是年轻人所要寻找的主要谋生门路了。

    但骆老说,他至今仍舍不得放下手中握了58年的篾刀。“现在的人很多都没有这个耐心了,所以会的人越来越少了。”骆老一边说,一边伸出双手,“你看,我这手已经被老茧磨掉一层又一层的皮,这是岁月打磨后的痕迹。”

    骆老感慨,篾匠技术曾经支撑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可他现在年纪大了,终有一天得放下这门老手艺。但骆老表示,他希望有更多对传统艺术感兴趣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能将这项民间手艺传承发扬下去。     (记者 文琰)

人物档案

    人物:骆敏 年龄:69岁

    职业:篾匠 入行:58年

    他11岁开始跟着叔爷学习篾匠手艺,今年69岁的他已在篾匠行业里默默坚守了58年。

    他说,一编一织中的岁月是漫长的、平静的、淡泊的,需要用极大的耐性,他希望将这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

    ●“入席”由来

    民间传说,篾匠这一行是鲁班的师兄张班发明创造的。张班的木匠技艺不如鲁班,却心灵手巧,能用竹子编制出各种日用物件。传说张班编了张竹席,鲁班便安上四条木腿,成了桌子,于是世人都夸鲁班的手艺好,而冷落了张班。张班便找鲁班评理:“你改做桌子可以,但名称还得按我原来的‘席’叫!”因此,古往今来设宴请客时叫人落座,均称“入席”。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