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新闻
您的位置: 新闻
三线老人口述历史 《不闻沧桑》点映礼上演

    背着老式雪糕箱、穿着白色罩衣、戴着蓝色袖套的志愿者,吆喝着贩卖老冰棍、大白兔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零食……沉寂多年的大渡口区钢花影剧院突然热闹起来。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由重庆工业博物馆主办,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委协办的《不闻沧桑·三线人物口述历史》专题片点映礼,在钢花电影院举行。大渡口区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三线历史专家、三线企业代表、三线亲历者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本次活动。

改变几代人命运的“三线”

    “三线”是一个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地理概念,当时中国政府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从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16年,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数千万民工来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建起近两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2017年,重庆工业博物馆根据展陈需要,开始筹拍《不闻沧桑·三线人物口述历史》专题片,历时6个月,足迹遍布重庆主城区及多个区县,采访兵器、船舶、化工、电子、核工业和冶金企业20多家,寻访三线专家、建设领头人、技术骨干、基层工人等56名三线亲历者,追述三线往事。点映礼上,本报记者在现场见到了83岁的陈炳章,他来自曾经的重庆人眼中最为神秘的“单位”——涪陵区白涛镇的816核工业基地。

    作为56位三线亲历者的代表,陈炳章与文化、历史专家学者以及主创团队一起,登上了钢花影剧院的舞台,对这部专题片进行了座谈。

    1969年3月,陈炳章和一批核工业工人接到“一号命令”,从甘肃敦煌的404核反应堆基地乘坐专列火车直抵白涛镇,创建了816核工业基地。而就在2个月前,他刚刚和自己的工友们处置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核反应堆事故。当时陈炳章同二十几个人接力冲进了反应堆,连续工作了36小时才排除了事故。

    陈炳章回忆,作为操作班班长,他只对班友们说了一句话:“我已经有三个孩子了,我上!”这也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不闻沧桑》的总导演更是激动表示:“在这个不相信英雄的时代,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他们历经沧桑,我们却不闻沧桑”

    816核工业基地如今仍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在基础工程中牺牲的士兵、工人有记载的就有76人,有的还不到19岁,在洞体里有很多地方题写着毛主席的诗词如: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那里就是有人牺牲的地方。”陈炳章说。

    1984年,中央宣布核工业建设停产,很多人选择离开,但陈炳章等一批老资格工人留下来了。1995年,陈炳章退休。退休后的陈炳章仍然住在816厂的生活区。回首一生,陈炳章觉得唯一愧对的是自己的家人孩子,但老人掷地有声地说:“长征要死人,抗美援朝要死人,解放战争也要死人,所以,一切牺牲都是可以理解的!”观影结束后,银幕上打出了一行字“他们历经沧桑,我们却不闻沧桑”,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天,重庆工业博物馆的第一本文创书籍《再问沧桑·三线人物口述历史》,也在活动期间启动众筹,此外还举行了“工博风尚”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颁奖礼。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