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人物专访
您的位置: 人物专访
社区黄大妈“五心”轻松化纠纷

居民为黄大妈送感谢锦旗

    

温情调解,和谐邻里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然而在茄子溪街道,有一位“黄大妈”,靠着一套独特的“五心”工作法,8年时间调解基层矛盾2000多起,街道还为她成立了调解工作室。

    黄大妈名叫黄德蓉,今年64岁,党龄超过30年,早年供职于长征重工,接着又在伏牛溪社区当了10多年书记。2010年,退休后被返聘回茄子溪街道从事调解工作,让她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领,别人眼里的疑难杂症,都抵不过她的千金方。

帮单身汉父亲重拾生活信心

    伏牛溪社区居民张长荣与黄德蓉相识了20年。1997年,48岁的张长荣下岗后,妻子与他协议离婚。遭遇失业、离婚双重打击,他一度陷入绝望之中。

    时任伏牛溪社区书记的黄德蓉,是社区民事调解小组组长。得知张长荣的境况后,她决定伸出援助之手,但张长荣对此却漠不关心。

    “调解对象对调解员不够信任,甚至认为是多管闲事,作为调解员首先要有耐心。”这是黄德蓉从事调解工作的心得。此后,她常到张长荣家中探访,得知其经济困难,她一连跑了四五个部门,为父女俩申请到每人380元/月的低保补助。

    2014年,张长荣的女儿考上中专,黄德蓉又为她申请了每学期500元的助学金。现在女儿已毕业,并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记者采访时,张长荣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正是黄德蓉持续的关注和帮扶,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她是九旬婆婆的“小棉袄”

    2015年,茄子溪街道成立“黄大妈调解工作室”。除了调解居民矛盾外,黄德蓉还抽空到各社区服务点巡查,主动帮助和解决邻里矛盾。

    “感谢小黄,感谢她保障了我的权益,也帮助了我们的家庭。”黄德蓉的好,94岁的居民周婆婆,至今念叨在口中。

    2015年初,周婆婆养女去世时,留下一笔丧葬费被女婿继承。周婆婆坚持要女婿交出一部分,继续每月承担生活费并养老送终。女婿则表示,丧葬费已全部用于妻子的后事,他没有拿其中的一分钱。

    几个月里,因赔偿款的事情,周婆婆和女婿闹得不可开交。他们找到黄德蓉,前后进出调解室多达6次。黄德蓉先从打感情基础开始,她把自己当成老人的儿女,不厌其烦地倾听着这位耄耋老人模糊不清的话语。同时,不断做着周婆婆女婿的开导工作。

    当年3月5日,两人终于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字,女婿同意提供一笔费用赡养老人。婆婿之间的家庭纠纷也告一段落。

“捡破烂”找到想要的档案

    张学文一家早年是茄子溪木材综合厂的职工,上世纪80年代,他下海到了四川成都,可到了退休年纪,却找不到原始档案而无法办理退休。木材综合厂早已破产,这份档案留存在哪里呢?这些年,张学文和儿子儿媳不知去了多少单位,去了多少档案馆,可都是无功而返。“因为一份档案退不了休,我想不通。”他回到茄子溪,慕名来到“黄大妈调解工作室”。

    一连几天,黄德蓉拿着介绍信,找遍了国资委、林业局等地方。最后得知这些档案可能放在某档案馆里。但整个房间上千份凌乱的档案,让她傻了眼:“没办法,我就像捡破烂一份份地找、一份份地看。”黄德蓉把自己置身于一堆档案中,管理员被感动了,和她一起翻找。一天下来,总算看到了那个让她欣喜若狂的名字“张学文”。如今,靠着黄德蓉翻找出来的档案,张学文已顺利办好退休手续。

    “黄德蓉厉害就厉害在,别人一心在工作,她用‘五颗心’在工作。”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德蓉的这套“五心”调解工作法如今成了街道推广的调解法宝,分别是:热心接待、耐心解答、倾心释法、公心调解、暖心回访。

    8年时间,她通过“五心”工作法,调解基层矛盾达2000余起,各种纠纷的疑难杂症在她面前烟消云散。接下来,茄子溪街道将继续以“黄大妈调解工作室”为引领,强化街道、社区、楼栋三位一体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