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新闻>> 大渡口要闻
您的位置: 新闻>> 大渡口要闻
15分钟 居民办事轻松搞定

    办理手续、修理水电、参加各类文娱活动……街坊邻里的事情说多也不多,可毕竟自己的事儿自己办,来回跑腿也是在所难免。为了让群众享受更深层次的安心和便利,茄子溪街道展开精细化服务,提出“15分钟”服务圈概念——15分钟内抵达办事地点、15分钟内到达娱乐地点、15分钟之内等到服务上门。居民们纷纷感叹,以往一两个小时甚至半天一天才能办好的事,如今只需15分钟,真是方便!

    居民办事很便捷

    以往:一两个小时 如今:15分钟

    4月8日,新港社区的流动办公室在制材三村支了起来,一张“办公桌”,一块宣传板,门类齐全的各种办事表格,不少居民停下脚步一探究竟,“这是咱社区的办公点吗?咋搬进小区了?”社区工作人员笑着为大家解释道,流动办公桌就是社区的另一个办公地点,离居民更近,有啥平时想咨询的问题,下个楼社区工作人员就能为您解答。

    “有了流动办公服务后,办事更加便捷,不用家里、社区来回跑了。”家住制材三村的刘文军,提到社区流动办公就赞不绝口。

    前段时间,刘文军因申请临时生活救助,切身体验到了社区流动办公带来的便捷。“从咨询政策到提供资料,在家门口全部都搞定,用不着专门跑一趟到街道了。”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茄子溪街道就将流动办公作为一项重要的社区服务工程来打造,每个社区每周都有一天的“社区流动办公服务日”,只要是社区能办理的事务,流动办公室统统能办,群众基本足不出户就能办事。而且每个月还将在不同小区进行轮换办公。这一举措,更大限度地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疏通管道修水电

    以往:半天时间 如今:15分钟

    在滨江社区,老街坊邻里合作社、夕阳驿站以及和事佬协会是这一带居民中名头最响的“几家单位”。照看老人小孩、水电维修、下水道疏通,这些都是驿站和协会的“份内事”。

    “新儿……”这是社区居民对老街坊邻里合作社的“当家”罗玉新的普遍称呼。“有了罗玉新和他的合作社、服务队,在我们这两个社区有家里水电故障,解决问题绝对不超过15分钟,他是我们社区的一号‘暖男’。”居民任吉玲这样形容罗玉新。

    其实,罗玉新这些年乐于助人的各种事迹,早已经在大渡口传开了。而在茄子溪街道,生活服务圈并不只是一点点好人好事。街道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各个社区推动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要更多地依靠制度实现常态化,这也需要我们教育、培养更多的罗玉新。”和事老协会的刘宝红便是深受罗玉新事迹感动的一员,如今,她也已经是社区里的调解骨干。王大妈婆媳不和、李大婶家发生争吵……就是刘宝红每天面对的工作。

    刘宝红说:“爱心、耐心和孝心,这是我从事调解工作的信条。这一信条最初也是来自罗玉新的善举。”经过多年的磨砺,刘宝红对调解工作颇有自信:“15分钟之内,我也能让双方坐下来消气了。”

    享受文艺慢生活

    以往:一两个小时 如今:15分钟

    求知书社,是茄子溪街道的一个居民文化团体。每周都有那么几天,冉崇胜都要和书友们一起围坐在这里,品一杯茶和读两本书。她说:“书让人返璞归真,书更让人气定神闲。”尽管参加书社不久,但她每天都能在这里收获到一两段经典句子。

    冉崇胜介绍,在这里结识的书友,来自街道各个社区。最远的有从永丰社区过来的刘智明。但再怎么远,15分钟之内我们这支读书的队伍就能集合到一起。

    如今在社区里,街道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甚至比市区一级的图书馆和文化馆还突出,居民们平日里可以经常聚集在这里参加各种文娱活动,提升修养,陶冶情操。15分钟,居民就能到达最近的娱乐活动场地,这也是街道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明确要求之一。

    在各个社区,免费开放的舞蹈室、图书阅览室、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每个社区的文化服务室基本成型,这意味着,15分钟甚至更短时间的文化娱乐服务圈子的建设目标在茄子溪街道早已实现。

    居民罗阿姨说:“感谢街道和社区给退休老太太精神生活上的支持,生活在这里,我们感觉很幸福!”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