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新闻
您的位置: 新闻
破解研学旅行之惑
大渡口区推进研学旅行的思考和行动

    2012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研究项目,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各区县、中小学都在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健康持续发展。

    然而,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基层学校也面临不少困惑和难点,到底该如何应对?今天,走进大渡口区,看看他们的认识和做法。

    理念之惑 研学旅行,一些学校为何顾虑重重?

    为贯彻教育部精神,2017年4月,重庆市教委等10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但仍然有一些地区或学校顾虑重重,他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今天这个时代的孩子需要放养而不是圈养。”大渡口区教委负责人这样认为,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具有体验式、实践性特点的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校外教育的有益补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道理虽然是这样,但在不少基层学校听到的却是不同的观点。

    “研学旅行涉及诸多待解难点。比如责任机制,涉及交通、食品安全等,谁来保障、谁来协调?一旦出了问题,谁来担责?”一位来自基层的校长坦言,每次师生出行自己都提心吊胆的,更别提主动推动研学旅行。

    又比如活动效果如何保障,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一线教师往往没有精力具体执行,常常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

    有专家总结,做好研学旅行需要迈过安全坎、责任坎、质量坎、经费坎等。

    大渡口区从2012年开始探索研学旅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他们看来,要破解研学过程中的诸多难题,绝不是某一个学校单枪匹马能做好的,需要的是系统设计,全域统筹,才能真正实现研学旅行持续、健康地发展。

    针对教育部、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大渡口区统一理念认识,先后颁发促进本区域研学旅行实施的多个文件,成立区教委牵头,6个部门协同配合的协调小组。

    构建“政府统筹,教委主导,学校主体实施”的三级管理体制,在政府统筹下,教育、发展改革、财政、公安、交通、文化、食药监7部门各司其责、联动配合,共同承担起区域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相关审核、指导、督促职责。

    “有了区政府的尚方宝剑,一盘棋的统筹推动,学校推动研学旅行才有底气和干劲。”大渡口区中小学校长们普遍认为。

 

    定位之惑 是少数人的盛宴还是多数人的普惠?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推进方式之一,研学旅行愈来愈受重视。但少数家长对研学旅行难免存在误解,研学旅行成为少数学生的名校游、奢华游,实质性的教育内涵和价值缺失,也没有真正惠及到大多数学生。

    “从一开始,大渡口区的研学旅行就定位于公益性原则,要求惠及所有学生。”大渡口区教委负责人介绍,全区准确把握教育性、实践性、公益性、安全性、普及性原则,促进区域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为此,大渡口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贫困学生减免费用机制,保障公平的实践体验教育机会。

    同时,全区还组织爱心企业、学校共同资助贫困学生,减免费用。2017年,各中小学累计减免300余名学生研学旅行经费,确保研学旅行一个也不少。

    为规范办学行为,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或学校变相向家长收费,区教委限定各校研学旅行经费上限,引导学校就近开展研学旅行。

 

    安全之惑 弱势地位的学校如何避免安全陷阱?

    几百人的边走边学,对哪所中小学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情。研学旅行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运动风险、住宿餐饮,每个环节都牵动着几百个家庭。学校需要怎样规避众多安全陷阱?

    4月2日,大渡口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一大早来到钢花小学。

    大门口,25辆大巴车排成一列整装待发,准备载着1至6年级1035名学生出行。

    相关工作人员逐一开始核对司机的驾驶证、身份证以及车辆相关证件,每一项都要与事前申报的资料相符。证件审验之后,挨个检查车辆状况,核实出行预设路线,沿途护送。

    “驾龄必须达到5年以上,无违章记录,无酗酒、偷窃等不良记录,车况良好。”

    “交警的验审程序非常严格,有一年,因为承接的旅行社临时更换了一名新司机,没有及时申报,交警硬是没有放行,导致活动被取消。”大渡口教委负责人介绍。

    事实上,对于研学旅行,大渡口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事故防范与预控机制。

    “在筹备期,学校和承接企业必须经历严格的审核程序。”育才小学办公室刘主任说,学校必须实地考察研学旅行目的地环境、设施设备、就餐卫生条件,以及课程实施中的安全隐患,审核基地与承接企业间的安全协议。

    “有一次,某基地提供的户外就餐环境,因为整改不及时,我们立马要求承接企业取消了与对方的合作。”刘主任说。

    “消防灭火演练,学生出现操作失误怎么应对?”“学生擅自走出规定活动范围,谁来处置?”对于研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学校和承接企业总是反复推敲,制定各种安全预案、应急预案。

    为防止承接企业实力不足,中途跑腿现象。企业报备资料时,除营业执照外,还必须出示年度资产评估报告、年度审计报告,以方便教委评估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研学活动执行过程,区教委还要求承接企业按1:20及以下的师生比配备课程辅导员,并全程陪同监管,随时清点学生人数,关注学生身心状况,杜绝学生危险行为。

    如今,在监管执行过程,大渡口区形成了政府各部门的合力。旅游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交巡警支队负责审核承担学生出行的车辆、驾驶员资质以及出行路线,查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食药监分局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餐饮等公共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

    “每次活动前,我们和第三方机构都有安全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对学生进行行前安全教育。同时,学校会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学校领导、教师、医护人员全程随行,确保学生放心出行,安全而归。”重庆37中校长伍平伟说。

    “如果所有风险控制措施做到位,仍然发生安全事故怎么办?”

    大渡口的做法,并不是因噎废食而是积极应对。在法律顾问指导下,学校出行前必须与家长、承接企业分别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事故、意外伤害事件的处理程序、理赔方式以及保险额度以外的赔付责任。同时,完善学生意外伤害险、校方责任险。

    有了这系列举措,最大限度打消了中小学校长们的顾虑。多方合力的结果是,研学旅行开展5年以来,大渡口共组织200余次,参加学生18万人次,得到家长、学生的充分肯定。

 

    管理之惑 如何从杂乱无章、一哄而上到有序管理、家长满意?

    在一些地方,研学旅行基地、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准入门槛高低不一,成了某些商家从中逐利的幌子。还有些机构没把心思用在提高课程质量上,而是忙于公关,如何有效规避这些现象?

    “一天的日程安排会不会太紧?”“能看下学生此次出行就餐的菜谱吗?”

    “有哪些环节可以让孩子多参与互动?”……

    这是2017年11月的一天。大渡口钰鑫小学六年级一班家长向娅,和其他几位家长一起参加了该校六年级段研学旅行的竞标会,作为企业竞标审查委员之一,她在会上仔细研读了几家企业的竞标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争取掌握企业更多信息。

    与此同时,通过班级家长群,她也不停地与班级其他家长保持沟通,反馈意见。

    “因为是代表班级家长们的意见投票,所以我格外谨慎,尽可能把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食宿、安全保障等细节,及时反馈给大家,利于大家做出准确判断。”向娅说,最后事实证明,竞标审查小组投票选择的承接企业,执行力还不错。

    根据大渡口区关于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企业竞标审核小组成员必须由学校领导、职工代表、三级家委会成员代表等组成,人员应有5人及以上。现场竞选时,参与的承接企业不得少于3家,学校要严格按照企业资质、信誉、课程设置、报价等综合信息择优竞选。

    “参与竞标企业,首先是经各项资质审查合格后,经校方推荐参与竞标,竞标过程要求公开公正公平,全程摄像建档,基本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大渡口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特别是竞标审查小组,以家长代表为主,学校领导、教职工代表为辅,充分体现对家长意见的尊重。”

    “落标或中标,对于我们来说其实都很正常。”某旅行社负责人介绍,他所在企业去年就曾在一个项目中,因为在人员保障环节,输给竞争对手而落选。虽然有些沮丧,但过程公开、透明,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不足,最终会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和良性成长。

 

    质量之惑 研而不学 学而不研,研学旅行质量如何保障?

    开展研学旅行其实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非通常流行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简单。时下一些学校最容易把研学旅行当做学生的春秋游、一日游,忽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对研学旅行的探索和研究,大渡口起步比较早,理念认识也很先进,给我们承接企业带来很大压力。”涉足经营学生研学旅行多年的何女士谈到。

    她回忆说,刚刚兴起的时候,企业因为理解认识不到位,两次都未达到区教委的要求,差点失去竞标资格。

    痛定思痛,她报名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研学旅行辅导员培训,几次分赴北京、郑州等地考察,重新组织人马进行课程设计。今年,她与江北五宝镇合作,开发关于认识家乡的课程,就很有新意。不单让学生体验农耕文化,还了解村委会办事流程,感受新农村变化。课程一推出,受到不少区县中小学的欢迎。

    “类似这样‘逼’出企业研发能力,逼出核心竞争力的案例,我们有很多。”大渡口教委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制定专业目标和标准,引导企业提升研学旅行的专业能力。

    在大渡口钰鑫小学德育主任蒋晶晶手中的招标资料中,一张任务清单很明确提出学校每次研学旅行的目标,分别按照不同年龄段,提出不同的三维(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低年级锻炼自理能力,学会整理内务;中年级段认识五谷蔬菜,体验农耕文化;高年级段学会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回收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承接企业根据目标的不同,规划设计不同研学路线,量身定制课程服务包。

    “我们要求承接企业除了紧扣核心素养要求进行开发外,还要融入学校的特色文化,比如本校提炼的忠、孝、礼、信、智、勤、谦、惜8种中华传统美德,进行课程设计。”蒋晶晶介绍,学校一开始就主导课程框架方向,在课程开发过程进行指导、建议,保障课程质量。

    企业有任务清单,学生有研学评价手册,保证研学质量。

    “我们的学生在出发前通常会拿到一本手册,里面是研学旅行每天的课程安排,包括预习、现场过程性学习、总结和考核。”大渡口区教委负责人介绍,手册不是简单记录,而是扎扎实实的研学旅行作业本,老师要给予评判。不少内容与校内教学目标有联系。

    这样,每次研学旅行保证学生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有对历史人文的研究和记录,学生要像在课堂上学习一样,多带一个“为什么”。同时,学校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总结,比如把孩子们在研学旅行中照片、感悟集结成册,展览作业,上传全区大数据平台等。

    事前有设计,事中有规范,事后效果有评估。

    每次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各中小学都要按照规定向区教委呈报此次研学旅行活动的满意度调查。有来自教师、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从安全保障、学习质量等不同视角对活动进行评估。

    为提高学校的理念认识,区教委还经常组织研学旅行学术研讨会,邀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育才小学结合“养成教育”特色,研学旅行增加行为规范的主题教育;茄子溪中学结合“溪文化”特色,提出善、韧、合的三维目标;37中将研学旅行与“自得”文化相结合,构建“237”研学旅行校本课程,荣获全市优秀活动案例……学校与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紧密合作,形成百花争鸣的局面。

    据了解,经过5年多的探索实践,大渡口区研学旅行取得宝贵的经验,日前在全市研学旅行示范区县、学校评选中,大渡口区各类指标处于全市前列。

    

    专家声音>>>

    区域整体设计 助推研学旅行难题破解

    大渡口区在研学旅行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站位高、立意远,准确地把握了教育部对于研学旅行的基本原则,从办好教育最大民生出发,从惠及所有学生出发,进行整体设计,区域推进。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大渡口没有把研学旅行当做教育系统一家的事情,而是统筹多个政府部门,形成合力,较好地解决了研学旅行的安全关、管理关;区教委严把研学旅行质量关,在准入机制、制度规范、课程设计、流程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突出了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实践性,一些学校还将研学旅行与自身特色文化建设结合,取得显著的育人效果。大渡口区的探索和实践,相信对全市今后研学旅行的开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 杨昌弋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