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新闻>> 大渡口要闻
您的位置: 新闻>> 大渡口要闻
发挥道德教化作用 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巫溪县宁河街道“好人文化”志愿者走街串巷宣传。巫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永川区双石镇新乡贤李文容到村民家中开解老人。记者 王亚同 摄

讲诚信、辛苦打拼19年还清欠款的周泽武在工地施工。 市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无论领导干部,还是基层群众,“德”,都是人人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行,这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传承,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在巴渝大地,有很多传承优秀传统美德并发扬光大的典范,譬如巫溪的“好人文化”、永川的新乡贤、忠县的“忠文化”……涌现出无数典型人物,他们用尺寸之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感染、引领着身边的人崇德向善,弘扬了社会正气。

    一面旗帜 “巫溪好人” 用平凡事迹感动乡邻滋养民风

    巫溪是我市最偏远的区县之一,近年来因“好人”层出不穷而声名远播。该县先后有12人次获评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等称号,55人次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评为县级“好人”的更是多达4500余人。

    一座“好人之城”也是“善治之城”。巫溪是如何通过独特的“好人文化”来弘扬社会正气,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呢?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在巫溪进行了采访。

    用道德的力量培育乡风民风

    “乡里乡亲不攀比,餐桌浪费伤不起;有事还照老规矩,相帮只帮丧嫁娶……”这是巫溪县尖山镇司法所所长龚方清自创的顺口溜,如今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龚方清私下里还有个身份——“总管”(即农村红、白事操办者)。近年来,面对当地大办无事酒,以及办酒席时攀比浪费的不良风气,他通过“总管”的身份介入其中,一来坚决拒绝为村民操办无事酒,二来动员正常操办红白事的村民遏制办酒规模,不但为乡亲们节约了开支,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当地的乡风民风。2014年,龚方清被中宣部授予“全国节约之星”称号。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我们不仅要发动和教育老百姓遵守法律的红线,还要做到更高一层,即引导老百姓发扬优秀传统美德。”龚方清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过去当地老百姓习惯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种现象是不能用法律条款进行限制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村规民约的方式、用道德的力量来引导当地形成新的乡风民风。”龚方清说,在他看来,这就是“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结合。

    基层党支部构筑乡村振兴基石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2017年“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得者、巫溪县中梁乡石锣村党支部书记匡后明对“德治”的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深有感触。 匡后明今年67岁,已在石锣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32年。期间,他先后历经11次村级组织换届,几乎每次都是满票当选,深受村民信任。32年里,他“挪用”过女儿的彩礼钱为村里修路,将自家养的山羊无偿借给贫困户发展产业,在村里带头兴办了资金互助社,并监管着互助社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为了帮助村里的贫困孩子读书,他利用各种进城开会的机会四方“化缘”,还动员大女儿把给父母的养老钱拿出来助学……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老百姓。

    “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中央是顶梁柱。在基层就是党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这让我们基层干部,更觉身上的责任重大。”匡后明说,在农村,一方面村民与村民之间更多地依靠乡规民约和乡村礼仪进行社会规范,因此,基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村民,另一方面也需要村民从思想意识上转变观念,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律解决问题,用法治为乡村振兴“护航”,“这就要求我们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结合起来,以此来构筑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让好人文化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他们用平凡事迹感动着乡邻,滋养着民风。”巫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税明斌表示,近年来,巫溪通过群众自主推荐、新闻媒体发现、活动评选等多种形式发掘身边的道德典型,建立“巫溪好人”存储、推荐、宣传、帮扶、回访机制,已先后选树各级“巫溪好人”4500余人。“我们把各级干部群众中的优秀人物、感动人物评选出来,使他们的事迹走向全市、全国。”税明斌说,把好人培养成为名人,把名人培养成为带头人,通过他们的带动作用来提振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形成良好民风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对当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旅游建设、招商引资等都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他表示,该县将通过培育“好人文化”,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弘扬“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精神,以此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结合起来,引导老百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镌于心呈于行,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

    本报记者 龙丹梅

    一种力量 永川新乡贤 凭尽心竭力的公心热心赢取民心

    “文容,儿媳妇又‘诀’我了。”“婆媳要相互理解,家庭才更和睦。”3月16日,永川区双石镇复生桥村七社,74岁的钟婆婆又扭到李文容让其帮自己调解家庭矛盾,这已是李文容第三次为此来到老人家里。因办事公平公道,担任社长多年的李文容被村民们选为新乡贤。

    类似李文容这样的新乡贤在永川有近1000名,他们或调解纠纷矛盾和谐邻里,或不求回报做好事引人向善,或回馈家乡修路建桥发展产业,或以身作则重家教作垂范。这些新乡贤都是村民们自己选出来的,在引领乡村价值取向、推动基层善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激活了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在过去,维系乡村社会稳定的,主要是以退休官员、读书人、德高望重者为主的“士绅”。“城镇化浪潮中,农村优秀人才大量流向城市,乡村面临着空心化和边缘化。”永川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为应对乡村治理新挑战,近年来,该区大力弘扬乡贤文化,一大批农村优秀基层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返乡能人等,通过村民评选、镇街认定等程序,成为新乡贤,成为弘扬农村社会新风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新鲜“血液”。

    在永川区合埂镇仓宝村,72岁的苏祖才是远近闻名的新乡贤。苏祖才长期在外办企业经商,但始终牵挂家乡。为改善老家落后的交通条件,苏祖才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为村里修了水泥路。2012年,他又利用自己的人脉为村里引入一家企业,使60多名村民“洗脚上岸”当上了产业工人,村民们向他赠予了“德布乡邻”的锦旗。

    2014年苏祖才返乡定居,建了一座农家院取名“苏源”,并购置了书桌、椅凳、各类图书,将其作为村里的文化中心。在这里,苏祖才给村里的孩子们讲传统文化,讲家国情怀,讲梦想与感恩。“小时候受‘耕读当勤、赋税当纳、邻里当和’的家规陶冶,后来又读《曾文正公全集》,可以说传统文化影响了我的一生。”苏祖才说,自己打算在村里开设“新乡贤课堂”,给年轻人讲传家风家训和传统文化,还准备请老师、专家为村民培训技能。

    “喝酒失言,口无遮拦。语中带刺,六月心寒。邻里关系,以和为贵。”这首打油诗是临江镇新乡贤陈久述在调解完一起邻里纠纷后写下的。每调解完一起纠纷,他就写一首打油诗作总结。两年多来,陈久述共调解了80多件民间纠纷,写下了80多首打油诗。

    陈久述以前在四川做生意,2002年回到老家发展,2004年成立了临江鸭业协会,将养殖技术无偿分享给乡亲们,带动当地2000余名群众搞养殖增收。作为返乡创业能人,陈久述被大家选为新乡贤。去年,永川区组织有精力、有意愿、有条件的新乡贤设立“乡贤评理堂”,陈久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协助相关部门化解基层群众矛盾,调解纠纷成功率超过95%。

    不久前,陈久述与其他107位新乡贤参加了永川区乡贤评理员专题培训,并获授乡贤评理员证书。他表示,自己将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在党的领导下学法律、练口才、讲故事、知规范、育新人,当好群众表率,发挥积极作用,让小事不出院、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团结。

    一位又一位新乡贤活跃于永川的乡土田间,推动当地乡村发展呈现新面貌。在新乡贤们的努力下,近年来,永川制订或修改出200多条合法、合俗、简便的村规民约,成立100多个“清明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劝导协会”,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帮助乡邻学技术、建场地、筹资金和跑市场,先后培育致富增收项目近200个。新乡贤还牵头修建道路400多公里,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万余场次。

    “我们的新乡贤中近60%是共产党员,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信仰坚定、立场鲜明,发挥了党员带领群众、推动发展的模范作用。”永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世红认为,新乡贤作为民间力量介入乡村社会治理,变“我给你讲”为“商量着讲”,顺畅了党群沟通纽带,也提升了基层干部的精神境界,他们以尽心竭力地造福桑梓的公心、热心,赢得了聚力发展的民心。

    本报记者 王亚同

    一种传承 忠义诚信 就是我们安身立命谋求发展之基

    “他用长剑和鲜血刻写了以‘忠诚、忠义、忠信、忠勇、忠孝’为内涵的‘忠文化’,这是忠县百万人民心中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3月14日,忠县作协主席秦勇谈到巴蔓子,说起“忠文化”时激情满怀。

    巴蔓子是生于东周末期临江城(今忠县)的巴国将军,是巴蜀儿女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民族英雄。《华阳国志》记载了巴蔓子的英雄故事——“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忠文化”便是发端于巴蔓子“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英雄壮举,之后在巴蜀大地广为流传,感染和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巴渝儿女。

    三国时期,刘备派张飞攻打江州。时任益州的巴郡太守、忠县人严颜拒不投降,直至被俘。面对张飞,严颜站立不跪,并豪言:“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唐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因感念巴蔓子刎首留城、严颜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之意改“临江”为“忠州”。

    千百年来,忠县人没有忘记巴蔓子,更没有忘记“忠文化”精神的传承。东汉除了忠勇不屈的严颜将军,还有甘宁将军;唐代涌现出刘晏、陆贽、李吉甫、白居易“大唐四贤”;宋代有“以我一腔热血,守我寸土河山”的马坤将军;明末有千里勤王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到了近现代,更是涌现出吴恩鸿、余永藻、吴毅、金少穆、秦德君、罗广斌、罗广文、马识途等一批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革命事业的代表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忠文化”孕育出“帮助别人我很快乐”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淑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张兰权、洪水中勇救四孩子痛失两亲人的黄永明……

    2300年传承,忠县人践行、完善着“忠文化”的五大内涵,即:正气浩然、义薄云天的“忠义气节”;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忠勇精神”;信念坚定、赤胆忠心的“忠诚品格”;孝老爱幼、和谐相处的“忠孝德行”;守信践诺、殚精竭力的“忠信品质”。

    “在当代,‘忠’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并积极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忠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忠县将“忠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中,持续开展“忠县十佳文明”“十大孝星”“十大忠商”评选,逐渐形成了以“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法治”的性格自觉、行动自觉、文化自觉。

    近年来,忠县涌现出黄一志、吴林香、郑定祥、周泽武等全国道德模范,另有5位重庆市道德模范、9位中国好人、49位重庆好人、10位感动重庆人物。2017年,忠县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忠文化’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梁文回是忠县永丰镇一名柑橘管理干部。3年前,他开始探索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的传统种植方式,进行柑橘管理生产,并成功培育出绿色生态产品“忠州草橘”。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将“忠文化”践行于工作、融入事业中,“用忠诚推进诚信农业建设,打造诚信品牌。”

    涂井乡的周泽武23年前带着56名农民工前往湖北一工地打工,没想到工程做到一半,老板消失了,周泽武不但投入的300万元本钱血本无归,还欠下农民工93万元工资。“我是忠县人,‘忠文化’对我来讲就是诚信,我这一生都要做到不辜负别人,不欠别人。”面对欠下的巨款,身陷困境的周泽武辛苦打拼19年,终于还清了农民工工资。

    忠县相关负责人称,巴蔓子精神一直在传承发扬,“忠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着新的精神内涵,可以说,“忠”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于党、于国、于家,于亲情、友情、爱情,甚至于商,都离不开一个“忠”字。“忠文化”应融于政德之中,践行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全过程。

    一柄长剑,刎首留城。巴蔓子一腔热血,镌刻出一个大大的“忠”字,流淌千年,且愈发鲜活。

    本报首席记者 彭瑜

    2018全国两会重报集团全媒体中央厨房出品

编 辑:唐洪琼       

主 编:张 韬 陈长青

监 制:刘文娅 姜 海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