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37中初三学生王声瑞、许源与95中的李傲天同学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成立了一支科技创新小组,他们的作品——多功能智能防近视台灯拿下了全国一等奖。
李傲天(左)、许源(中)、王声瑞(右)获得第15届NOC活动一等奖
王声瑞、许源利用小车床打磨零件
王声瑞、许源与李傲天,三个来自不同中学,性格迥异的初中生怀着一颗对知识强烈渴求的心组成了科技创新小组,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他们合理利用每天课余时间进行探索创新,最终凭借作品——多功能智能防近视台灯,荣获第15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3D创新作品征选”主题活动高中组一等奖。
性格互补三小伙 组成科技创新组
记者见到王声瑞三人的时候,他正在科技室用电脑打磨3D模型。王声瑞,37中初三学生。在科技创新小组中,他负责科技模型的创意设计以及后期制作。王声瑞有点腼腆,但为人和善,作为一名初中生,这三年里,王声瑞获得过多项创造发明领域的荣誉。
科技小组因何而组成?王声瑞回忆,“我自小就爱看科教片,也喜欢参加科技发明类的比赛。在小学5年级的一场比赛中,我结识了李傲天,他展示作品时的表达能力以及优秀的社交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初一组建科技创新小组的时候,我就把在95中读书的李傲天推荐给曹老师。”
许源比较健谈,负责团队协调与科技作品的前期制作。他补充道:“我和王声瑞刚认识不久,便被他‘拐’到了科技创新小组。虽然这个差事来得很突然,但我很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搞科技创新的感觉,这让我的课余生活变得很充实。”
李傲天是小组里面的开心果,主要负责成品的展示与介绍。“虽然我们三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但我们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却是相同的,是共同的兴趣让我们组成了小队,在一起成长。”
学习发明两不误 灵感来源于生活
“在技术实验室里度过的日日夜夜,是我们三人最忙碌却又最充实的光阴。我们进行科技创新的目的,就是改良日常生活用品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说最近的创新——多功能书柜,以及我们小组的第一个成型的创新——可以帮助家长照顾幼儿的婴儿床。”据许源回忆,“初一和初二这两年,我们没得晚自习,每周一三五都会到技术实验室。在技术实验室的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9点,管理老师来清场的时候,我们才依依不舍地从离开实验室。说起来,我们得感谢曹老师,每周六下午的补充训练占用了他大量的休息时间。”
王声瑞对初三学期“加班”搞创新颇有感触,“到了初三,我们面对很大升学压力。为了保障科技创新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只好选择在晚自习之后到实验室进行训练。但中学宿舍管理很严格,会按时关灯。因此只要我们哪天晚上去了实验室,第二天见面,总会互相调侃,‘今晚又到厕所里借光赶作业啦?’曹老师说我们是苦中作乐,我们总结是自作自受,不过我们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
扬威全国 仍然低调
李傲天表示,他们每年都会参加10多场科技比赛,每场都不轻松。例如他们在第15届NOC活动中虽获得了一等奖,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当时,学校刚引进3D打印机,不仅学生对这台机器有点犯怵,曹老师也是边学边教。“我们要做出参赛作品,只能现学3D制图软件的使用方法。而当时正在学习中考的核心考点,学业压力非常大。”
小小少年获得如此多的殊荣,是否会放松学习、降低自我要求呢?据37中班主任陈老师观察,“王声瑞、许源在学校里很低调、务实;外校的李傲天学习态度也很认真,有时候他们还会在一起学习。”
对于发明中的失败,经历过无数次实验与失败的他们十分坦然,他们表示,“失败是必然的,没有一项发明一开始就是成功的、我相信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曹老师眼中,他们对科研探索执着,不仅专业知识好,组织能力特别强,而且成绩在初三年级也名列前茅。当问及今后的打算,他们表示,“不管如何,科技探索都会是未来生活学习的重要一部分。”
编 辑:唐洪琼
主 编:张 韬 陈长青
监 制:刘文娅 姜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