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重庆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团组开放日活动,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陈敏尔,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存荣,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常委、秘书长王赋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庆这几年经济增速较快。请问,下一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有何打算?将采取哪些措施?
陈敏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又作出专门阐述,昨天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作出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部署了一系列具体举措。这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重庆必须落实的行动。尽管重庆近几年经济高速增长,成绩是显著的,但与高质量发展的差距也是明显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重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这方面可以讲的内容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这里重点谈“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高质量”。昨天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重庆产业转型较早,也很有成效,但升级任务仍然艰巨。我们不能满足于取得的成绩,要追求好效益、好品质、好服务,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聚焦产业体系的高质量,也要重视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高质量。
第二个关键词是“供给侧”。当前供给侧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出路在改革。对重庆来讲,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增加有效供给,去除落后和过剩产能,为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要提供智能产品和服务。重庆制造业发展良好,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汽车等产品产量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名列前茅,在智能化发展方面基础坚实,很有成长空间,要大力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要创造绿色产品和服务。重庆地理条件良好,低丘缓坡多,特别适宜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山地农业大有可为,这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增加旅游产品和服务。重庆有好山好水,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自然旅游、人文旅游发展潜力很大。我们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着力打造重庆旅游升级版。“重庆”二字可解释为“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在重庆“行千里”,可以“致广大”。欢迎大家来分享重庆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第三个关键词是“智能化”。这是重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大数据智能化本身是一种产业,其应用也能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我们要充分挖掘大数据智能化的商用、政用和民用价值,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务民生社会事业,让人民生活更加便利。
中央电视台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请问怎么看待重庆经济运行态势?重庆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唐良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重庆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万亿元、增长9.3%;发展质量逐步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9.4%;发展新动能正在积累,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7.5%。重庆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当前,重庆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践行、一体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崇尚创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重协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倡导绿色,扎实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厚植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建成内陆开放高地。推进共享,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目前,重庆正按照中央要求,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安排,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保障全市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香港商报记者:当前,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带来重要影响。重庆实施的“八项行动计划”之一就是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请问重庆在发展大数据、推动智能化方面,有哪些构想和举措?
吴存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昨天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实施大数据行动计划,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这为我们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本遵循。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去年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全面部署,提出八项行动计划,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战略行动计划就是第一个。为组织实施好这项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唐良智市长牵头的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形成调度资源的整合力度,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按照项目化、清单化和定人、定责、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要求,确保整个行动计划按照预定时间节点,有力有序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通过智能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智能改造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广泛应用“三个一体”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服务民生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产业。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12个产业方向,推动智能技术转化应用和产品创新。其中,两江新区数字产业园已经开园,一大批项目已全面启动。
二是以大数据智能化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推动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和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西永和保税港区两个智能化园区,建设一批数字工厂,给传统产业注入生命力,提高竞争力。
三是全面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发展。聚焦政府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公共产品、产业融合5大板块33个领域,规划了88个重大项目,建设一批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抓好一批智能化示范应用工程。
我们有信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20年,重庆在数字经济方面上一个大的台阶,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届时,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显著提升,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过去十年,重庆两任原市委书记出问题,对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请问陈书记,重庆在修复营造政治生态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陈敏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联系重庆的情况来看,薄熙来和孙政才两人的腐败问题是方方面面的,但其中最突出的是政治上的腐败。在十八大、十九大之前,党中央查处他们两人严重违纪案,非常英明,也十分及时,为我们党消除了政治隐患,也为重庆消除了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薄熙来、孙政才两人是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极大伤害了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全市上下坚决拥护中央决定,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是政治问题。所以,首要的任务是要加强政治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从政治上肃清他们的影响和遗毒,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重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切行动听党中央指挥、向总书记看齐,确保重庆所有工作部署都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确保重庆各项事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大家都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薄、王”思想遗毒还没有肃清,又面临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的任务。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掌握政策方法,做到有破有立。我们列了十个负面清单,包括他们两人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纪律上、用人上、法治上等方面的错误做法,这是要破除的对象;然后还列了十个正面清单,这是我们要确立的方向、原则和规矩。概括起来就是“十破十立”。
另外,我们要把讲道理和干实事结合起来。一方面,要讲清楚道理,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起来。同时要注重实干,在工作中纠正偏差,哪里有错就纠正哪里。比如,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过去片面追求速度,要转到讲质量讲效益上来;脱贫攻坚过去盲目赶进度,忽视脱贫的质量,要实事求是调整时序;在用人问题上有偏差,我们要纠正过来。我们要通过办民生实事赢得民心,绝不邀约民心,不吊高胃口,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办,持续把老百姓的事办好。这样,群众就会恢复对我们的信任,就会重振信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重庆正重整行装再出发,团结一心向前行。重庆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经济日报记者: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请问唐市长,您作为新任市长,觉得这座城市的潜力和基础怎么样?该怎样来建设和管理?
唐良智: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作出“两点”“两地”定位并指出,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重庆当前已形成独特的区位、交通、产业、人文、生态等优势,中欧班列(重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等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汽车、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江城山城的自然生态之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人文之美,不断提升着重庆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下一步,重庆将始终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两点”“两地”定位要求,逐项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和生活品质。尤其要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抓好“五个统筹”,落实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一是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构建网络城市群,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与周边省市联动发展;二是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城市设计理念,强化城市建设的精品意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城市立体综合开发,建设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大、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强、城市建筑与生态环境美的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大城智管、大城细管,让城市运行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让市民生活更加便捷舒心,让重庆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城市。
中国新闻社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出,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请问重庆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王赋:作为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客观地讲,近些年由于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王”思想遗毒,重庆一些改革方向出现了偏差,有些领域改革落在了全国后面。去年7月中央及时调整了重庆市委主要领导,新市委坚定扛起了全面深化改革这面大旗,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半年努力,重庆改革重回正轨,改革进程明显加快,改革进入了和中央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时期。
去年7月30日,新市委召开了第一次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陈敏尔书记针对重庆改革提出了16个字要求:对标对表、亲力亲为、敢作敢为、善作善成。这既是要求,也是重庆改革的生动实践。
对标对表中央各项改革部署,我们有三本台账。一本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历次全会明确的重大改革举措,一本是重庆承担的国家层面改革试点,一本是中央出台的相关改革文件。各级改革干部都要定期对账,跑表计时,确保不漏项、不跑偏、不走样。
重庆各级一把手都亲力亲为。陈敏尔书记担当了重庆许多重大改革的“施工队长”,亲自拿工具、亲自上工地。许多重大改革,书记是亲自部署,方案是亲自把关,关键性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还要亲自过问。
过去这半年,我们敢作敢为,对多年不敢碰、不敢动的“硬骨头”下手。比如对有冒进倾向的脱贫攻坚及时纠偏,重新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两个月内就基本完成。作为亏损大户的重钢改革难度很大,去年9月份以来,下大力气啃下这个“硬骨头”,使重庆钢铁重获新生,全年开始有了净利润。
在善作善成方面,重庆建立了“1+N”推进体系,对每一个改革专项议题,都同时考虑研究若干个支撑专项改革议题的相关子议题,统筹设计,统筹落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开局之年,重庆确定了16项改革专项,并提出了支撑专项的189个改革项目。把改革专项工程化、项目化、措施化,这是2018年重庆改革又一新做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号召,认真落实“四个扎实”要求,努力使189个改革项目能够在重庆大地上落地生根,为重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点”“两地”定位作出改革应有的贡献。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知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的十九大后,重庆召开了市委全会,提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并以此为主线推动各项工作。知之不难,行之不易。最近重庆又提出在全市各级干部中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我想请陈敏尔书记介绍一下,重庆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以及目前的推进情况?
陈敏尔:这个问题关键是两个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引用了一句重庆话“要整巴实,不吹壳子”,意思就是要来实的,不来虚的。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们围绕把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召开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从政治、思想、战略部署、具体行动、组织领导等方面抓好落实。总的来讲,就是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着重在“化”字上下功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果。化的前提是学习好,化的关键是结合好。首先是学习领会好上情,同时也要把握好市情,结合重庆的实际做,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在发展方面,我们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今后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战略任务,从战役战术行动层面,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并在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方面实施“八项行动计划”。我们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要求制定具体方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贴标签、不喊口号,来实的、干的,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抓落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精准发现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精准举措。我们在全市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就是贯彻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春节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宣布从2月下旬至3月下旬,全市开展一月“无会期”活动,原则上这一个月时间不召开全市性大会,目的就是为了让各级干部集中精力搞调查研究、抓具体落实。市领导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每人领衔一个调研题目。我们强调,调研不是为了写个调研报告或者汇编出书,而是要做管用的东西,要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这样的干货。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们将交流调研成果,并运用到下一步的工作当中。
抓落实既要从调查研究抓起,也要从作风建设上严起。前不久,我们组织专题研究,深入查找了“四风”方面的14个突出表现,特别是“会议多、文件多、考评检查多、懒政不作为”“三多一懒”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开展专项整治,有什么问题就整治什么问题,比如扶贫领域,有的习惯于层层用表格统计情况、检查评比,因此要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严厉查处扶贫领域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
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重庆重整行装再出发,必须把“落实”这个“九分功夫”下足下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年来,重庆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重庆的明天仍然要靠我们奋斗出来。作为干部,就要干事,就要抓落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含金量转化成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杨帆、陈国栋、罗静雯、张珺采写)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编 辑:唐洪琼
主 编:张 韬 陈长青
监 制:刘文娅 姜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