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新闻>> 大渡口要闻
您的位置: 新闻>> 大渡口要闻
诗意的元宵,元宵的诗意

传统意义上,

过完了元宵节,大年才算过完了。

为何叫“元宵”?

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良夜为“宵”,

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

元宵

    元宵节还可以说是中国原生态的“情人节”,借着圆月的圆满背景,借着节日的纵情欢乐,“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平素“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们也将获得难得的户外活动的自由,走出家门观灯赏月,参与节日狂欢。当然,年轻人们也就能借此宝贵机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约会或期待邂逅心仪的异性。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

汉文帝刘恒登基

他大赦天下

以后每到元月十五

皇帝都要出宫游玩

张灯结彩,与民同乐

那时

天际被各色彩灯照得通明

圆月高悬着

明亮神州广阔的寰宇

擦肩而过的

是太多的俊郞的才情

和许多少女欲现还羞的小心思

太多的故事,流传在了诗里

元宵节的诗意浪漫

大渡口发布与您一起分享

“灯树千光照,光焰七枝开”

描写元宵佳节绚丽的场景,

有形有色,鲜活灵动。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不仅对仗精巧,

也忠实记录了当时的世风民俗。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描写元宵佳节里地上的彩灯和天上的焰火交相呼应,

意象开阔,文采斐然。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可谓高度概括了世人的节日心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前面写场景已经华丽精妙,

结尾写情景更是余韵悠长。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首小令,清浅如水,明白如话,

只用了灯、月、柳、泪等几个简单的意象,

就营造出一出鲜活的约会情景剧。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这首小令里,节日的欢愉表达得酣畅淋漓,

与民同乐,感情真挚,耐人寻味。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

这首词生动记录了京城民众元宵节里恣意狂欢的情形。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女词人以女子的细腻刻画了元宵佳节的旖旎情愫。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道尽元宵佳节备受国人喜爱的灯、月、春,

值此良辰,当然唯有笑对芳尊。

让我们带着团圆的美好

和家人的祝福

新的一年继续加油!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