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新闻>> 大渡口要闻
您的位置: 新闻>> 大渡口要闻
民生实事 办到村民心坎里

在志愿者的努力下,3000平方米的垃圾带变身绿化带

    送走硕果累累的2017,新年的晨曦悄然唤醒大地。近日,八桥镇凤阳村的活动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里正在举行新年茶话会,30多位村民和镇、村有关负责人坐在一起,盘点过去一年村里办的件件实事,畅谈新一年大家对新生活的希望。

    2017年,在区安监局民生服务团的帮助下,在镇、村两级干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凤阳村村民们关心的大事难事,一项一项得到落实解决,村民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

    最舒心

    凤阳小镇垃圾带变身绿化带

    “过去一年,我感到最舒心的是,你们把垃圾带清理干净了,而且还整得这么漂亮,谢谢你们。”茶话会上,村民赖国梅首先发言。

    赖国梅是土生土长的凤阳村人,由于征地拆迁,2年前,她住进了不远处的凤阳小镇安置房小区。住进新房虽然欣喜,但随着入住居民越来越多,开始有人往小区4栋旁的一块空地上堆放建筑装修垃圾,久而久之这里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越来越多。这让每天进出门必经此处的赖国梅感到十分烦恼。

    于是去年9月,凤阳村组织了数十名志愿者,大家齐心协力,花了好几天时间,终于将这片近3000平方米的垃圾带清理得干干净净,村民们的一块心病祛除了。

    但光是清运走了垃圾,大家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后来,在区安监局民生服务团的帮助下,村里买来麦冬和50棵小叶榕,并再次集结志愿者,硬是将这片垃圾带改造成了赏心悦目的绿化带。

    “我现在每天饭后都会下楼散散步,以前从没觉得生活有这么舒适。”赖国梅说。

    最安心

    朝凤路有了400米防护围墙

    “我感触最深的,是现在有了围墙,路过悬崖时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茶话会上,提到这段围墙,村民何开杰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以前孩子一个人出门上下学我都不放心,现在围墙修好了,我只叫他注意一下车子就行。”

    何开杰所说的围墙沿着朝凤路,一共有约400米。朝凤路是很多村民每天进出村必经之路,但路旁有一个高十几米的悬崖,而且还很陡峭,就像是被刀削过一样,站在这样的悬崖边上往下看,难免让人有些腿软。何开杰说,这个悬崖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一直是这样,幸运的是没有出过事情,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经常可以看到有小朋友在附近玩耍,我自己家也有小朋友,这里太危险了。”

    村民的担心,让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区安监局民生服务团及时拨付资金,协调多方,最终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把这400米围墙修建完成。

    “围墙修建完成后,不仅村民出行更加安心了,我们也会利用围墙贴一些宣传标语,画一些壁画,丰富我们村的文化。”村党支部书记王光荣说。

    最开心

    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提档升级

    “我最开心的事,是村里的活动室设施更加齐全了,活动更加多了,现在我都很少去打麻将了。”茶话会上,村民易爽说。

    凤阳村的村民活动中心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村服务中心改造时,便留出一间几十平米的房间用作村民文体活动,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设施设备,活动开展起来难免捉襟见肘。

    去年,在区安监局民生服务团的帮助下,村里购置了崭新的音响、投影设备,还有几十套桌椅。如今,利用崭新的硬件设施,村里组建了文艺队、宣讲队,并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暑假时,还利用活动中心为孩子们开展书法、科普等教育活动。

    “村民活动中心提档升级后,我们开展了更加丰富的文体活动,这对村民的文化素质提升是有帮助的。”村支书王光荣说。

    最暖心

    困难家庭通过帮扶走出困境

    “谢谢你们长期的关心,现在我家已经可以自食其力,日子越过越好了。”茶话会上,村民曾惠兰欢喜地说,并迎来现场的阵阵掌声。

    今年59岁的曾惠兰,一家3口人,儿子残疾,一家收入常年入不敷出。去年初,凤阳村针对困难家庭开展了“一对一帮扶”,在帮扶责任人王光荣的规划指导下,曾惠兰扩大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种植了3亩玉米、1亩洋芋、1亩红苕,还养了2头生猪。除了不定期上门帮扶外,王光荣还安排工作人员经常到她家中进行技术指导。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曾惠兰家基本与“困难户”称谓告别。

    据了解,曾惠兰只是村里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后群众得实惠的一个缩影,去年该村采取干部定点支持的形式,对5户困难家庭开展了帮扶,如今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通过帮扶走出了困境。(记者 奚尊翰)

编 辑:唐洪琼       

主 编:张 韬 陈长青

监 制:刘文娅 姜 海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