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您的位置:
【网络中国节•清明】还清明以“清”“明” 呼唤时代新文明

    清明时节,人们缅怀祖先,祭扫先人,纪念前辈的功德,寄托后人的哀思,这不仅充分表达了国人感恩思源的优秀文化传承精神,同时,也是人们对先辈践行孝道的一种形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清晰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尽孝。一个人如果父母健在时,不孝顺赡养,等老人谢世后,再大操大办祭奠,其实毫无意义。

    曾几何时,各式各样的祭扫陋习一度盛行,比如,祭扫铺张浪费,滋生助长了歪风邪气;把庄重的祭祀变成丑态百出的封建迷信活动;有人竟将现代娱乐夜生活复制到祭奠仪式中,称让祖上也“潇洒快乐”一回……凡此种种祭扫陋习,既有悖于文明,也背离了祭扫本意,看似孝敬先人之举,实则与“孝”的人文内涵背道而驰,本是充满着“诗意”的清明,容不得粗暴的“焚琴煮鹤”式不文明祭祀!

    近年来悄然兴起的“指尖上的祭祀”、“鲜花祭祀”、“家庭追思”、“植树追思”、“扫二维码祭祀等文明节俭祭祀方式,既环保又时尚,不仅满足扫墓的需求,同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虔诚心至的表达了哀思之情,也践行了低碳环保,那么“清明”祭祀祖先的目的也达到了。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清明节坚持文明祭扫,让消费主义的浮华喧嚣远离文化传承的庄严肃穆,创新清明祭扫方式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文明祭祀也应该成为清明节的基调,清明以“清”“明”!清明的画风应该清新向上,充满诗意情怀,教人明德向善。(郭敏越)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