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智慧管理,大渡口区为何这样美?打造“宜居宜业城”,大渡口人怎么干?参与城市治理,大渡口区有哪些“新”力量?
近年来,大渡口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先行先试,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且具有“义渡”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一些创新模式实现了“全民共治”与“精准智治”的完美融合,极大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与市民的获得感。
(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3月19日,“全民参与治理·渝见美好生活”2025年重庆市“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暨大渡口区“宜居宜业城、品质大提升”城市治理活动在大渡口区举行。活动发布了大渡口区“宜居宜业城、品质大提升”城市治理方案。
记者从区城市管理局获悉,该方案以“大综合一体化”治理为牵引,构建“1+6+5”城市治理体系,依托“城市治理单元+AI数字赋能”,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打造五个示范单元,带动城市全域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点上精致、线上出彩、整体大美”。
在深化单元治理,着力重塑治理体系上,大渡口区将整合基层治理网格资源,科学划定“城市治理单元”,构建“全量问题收集+守时闭环处置”治理体系。各“城市治理单元”组建由城管执法队员任单元长,以市政管护、绿化维护、环卫保洁、数字采集等专业力量为主,联动物业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基层民警等资源的“1+4+N”管理队伍,通过AI赋能,打造“多渠道收集、多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智慧高效”的城市治理“全要素作战最小实体”。
单元内专业化巡查发现处置问题,居民注册数字网格员一键上报问题,带AI算法的智能摄像头实时捕捉推送问题,联通基层智治平台、区治理中心一键交办问题,形成“人工发现+智能感知”的问题收集网络。同时,构建“AI预判—人工复核—平台派单”三级处置流程,建立“四色响应”、平战结合、晾晒评估、公众评价等机制,实现市容环境、街面秩序、施工管理、绿化管护、设施安全等治理事件在单元内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城市综合管理问题有效处置率大幅提升,带动全域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大渡口区将以“城市治理单元”为载体,聚焦整治占道经营、占道停车、施工围挡、闲置地块、空中“飞线”等突出问题,重点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六大行动”。
着眼擦亮城市洁净底色,实施焕颜提质行动——以主次干道环境整治为重点,整洁市容立面、优化空间秩序、彰显风貌特色,让城市颜值与气质同步升级;着眼创造安全宜居生活,实施便民快捷行动——聚焦交通畅行、便民设施升级、智慧设施建设、打造出行畅通安全、设施优质可靠、服务智慧可达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着眼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实施绿脉增辉行动——通过市街绿地改造、城市公园提质、绿地长效管护,持续拓展市民绿色活动空间,构建“推窗见绿、四季有景”的城市生态网络;着眼多跨协同联动,实施清废治违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建筑垃圾规范管理、违建即查即治分类处置,拧紧多跨疑难问题闭环管理链条;着眼提升数智化水平,实施数智赋能行动——完善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数字应用场景、探索AI赋能治理单元,让城市治理更加智能、高效、精准;着眼营造共治共享氛围,实施众治聚力行动——依托“城市治理单元”,推动城市治理全面融入社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社区城市治理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大渡口区将结合片区分布,在全区打造五个示范单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以大滨路为重点,推动“滨江公共空间安全智管”特色场景实战实效,打造生态修复、文旅体验、安全监管、应急处置有效联动的滨江智管示范单元。以九宫庙商圈为重点,升级市容秩序与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打造集秩序管控、文旅融合、便民惠企于一体的智慧治理示范单元;以双山片区为重点,推进“绿色+”高品质生活圈服务圈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均衡、智慧便捷的品质生活示范单元;以新跃片区为重点,推进老旧社区基础设施更新与便民服务提质,打造建管一体、群众参与、更新与传承有机融合的共治共享示范单元;以金鳌片区为重点,推进城乡风貌与治理效能协同升级,打造人居环境同治、文旅产业联动、功能有机互补的城乡融合示范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