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文钟戈/图
丰收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3天,完成森林抚育任务700亩……近年来,大渡口区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污染防治严防死守
2025年1月,大渡口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6名、中心城区第1名,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
一直以来,大渡口区以实施“双总河长制”为抓手,推进以“河长制”促“河长治”,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妥善做好问题整治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2024年,大渡口区已完成77个长江入口排污口整治销号,丰收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另一边,大渡口区紧盯扬尘、生活、交通、工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通过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平台,累计主动发现涉气问题460余件,推动4家公共机构食堂完成油烟深度治理,完成290个居民楼烟囱油烟治理。同时,辖区内布设监测微观站、40套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开展颗粒物激光雷达和臭氧雷达监测,有效利用“天上看、地上巡、视频查、走航测”等大数据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大气治理现代化水平。
记者从区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大渡口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3天、同比增加27天,PM2.5浓度下降9.5%。
面对“绿色大考”,大渡口区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出发,按要求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细化方案,加快办理生态环保督察群众交办案件。截至目前,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交办案件75件次已办结45件。2024年,累计纳入应用系统问题525个,全年入选“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示范榜问题2个。
2025年,大渡口区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进一步加强跳磴河、伏牛溪等长江重点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并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用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职队伍,预防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生态修复稳步推进
2024年,大渡口区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职责,严格落实各级林长巡山巡林工作,累计各级林长巡山巡林1596次,其中区级林长巡林66次,完善“林长+警长”工作机制,更新林长制公示牌22块,林长制责任体系逐步健全。
除了监督机制,大渡口区推进中梁山保护提升工作,完成森林抚育任务700亩、矿区林相改造84亩;积极谋划营造林工作,协调相关单位落实地块,强化后期管护,保障国土绿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组织开展“履行义务植树,共建美丽大渡口”春季机关干部集中义务植树活动,栽植苗木300余株,栽种面积10余亩。
同时,积极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全年完成土壤污染地块状况调查10个、风险评估地块8个、查明污染范围533亩,完成土壤污染修复地块9个、治理修复面积约886亩,全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十年禁渔”规定,全年未发现保护地范围内发生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的违法行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务实建设,不断完善生态修复长效机制,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接下来,大渡口区将推进完成老重钢片区污染地块治理修复835亩以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强中梁山森林资源保护。
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绿色发展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大渡口区全区河流属于长江水系,拥有34公里长江岸线,是长江进入主城的第一防线,是重庆主城“两江四岸”的舌尖,做好长江水资源保护意义深远。2024年以来,大渡口区坚持把长江保护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面统筹规划,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纳入市级典型案例,长江干流丰收坝国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Ⅱ类,为全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维护绿色环境,在区委督查办、区政府督查办、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单位的监督指导下,各镇街摸排园区外企业底数、建立台账纳入监管,上报“散乱污”企业145家,建立企业台账,动态更新企业名单,纳入监管范围,并限制整改时间,按照“三个一批”要求,推进分类整治。
守护长江生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做好水质保护同时,巩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同样是城市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管理方面,大渡口区强化“巴渝治废”系统运用,建立并动态更新“五个清单”,通过清单管理逐步摸清、动态掌握辖区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基础能力情况;加强执法联动,实施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等;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大渡口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保持100%。
值得一提的是,大渡口区结合区域特色、产业特点与发展趋势,加快打造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地”,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联合相关部门每年认定50个“无废城市细胞”。当前,大渡口区已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22个,区级“无废细胞”153个。
2025年,大渡口区将持续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两高一低”项目环境准入,落实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推动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进一步落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扛起“上游责任”、展现“上游担当”,全力融入美丽重庆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区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