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建胜镇:把好“四关”让“民声”变“民生”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近年来,建胜镇人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守正创新、大力推动,积极构建“党领导、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的工作格局,把好“四关”,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充分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

把好“政治关” 坚定正确方向

“现在真的是方便了,下雨天再也不用踮起脚走了!”“路修好了,家里老年人出门我们也放心了!”……近日,在建胜镇民胜村伏牛溪街的村民们纷纷赞叹伏牛溪街2号楼旁新改造道路。

事情还得回到2023年10月,建胜镇人大收集下一年度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时,得知民胜村油府路路面改造升高后,伏牛溪街2号楼与临街门面之间的村民入户道路却未同步升高,导致每逢下雨,路面排水不畅,积水严重,道路坑洼不平,村民们出行受到影响。

随后,建胜镇人大将此事作为2024年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过近半个月的加紧施工,道路铺设完成,排水管道也安装到位。如今,伏牛溪街2号楼与临街门面之间的道路焕然一新。路面平整宽阔,排水畅通无阻,再也没有积水问题。

近年来,建胜镇人大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坚持将党委“中心的事”和群众“心中的事”有机结合,确保票决工作与镇党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推动镇党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此外,为保障票决制顺利实施,建胜镇人大出台《大渡口区建胜镇人大主席团关于深入实施镇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以办好“小而美”民生项目为工作原则进一步规范票决工作流程,按照“征求意见—提出候选目录—代表审议票决—组织办理实施—开展监督评议”5个阶段细化流程图,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2020年以来,建胜镇共依法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56件,其中,便民服务类21件、市容环境类7件、乡村振兴类6件、阵地建设类5件、助困帮扶类5件、安全稳定类3件、交通出行类3件、养老服务类3件、稳岗就业类2件、文体惠民类1件,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显著提升。

把好“民声关” 拓宽民意渠道

“大家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还有啥想法,都敞开了说,今天就是来听大伙心里话的!”在建胜镇民胜村的一场“民生议事会”上,人大代表李仁彬热情地开场,瞬间打破了现场的拘谨。围坐在一起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一场景正是建胜镇人大构建常态化民情收集机制的生动缩影。2024年,像这样的“民生议事会”一场接一场,人大代表们通过“民生议事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积极推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转化为民生实事项目。

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建胜镇人大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下,建胜镇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值守,耐心解答群众疑问,收集新的建议。线上,相关媒体平台发布了项目征集公告,详细介绍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工作信息。不少居民看到后,纷纷通过留言、电话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建设的想法。

平日里,代表们还会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实地走访。每到一处,代表们都认真记录,把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难题牢牢记在心里,积极为群众发声,用行动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宗旨。

把好“决策关” 突出重点环节

“民生实事票决,要严格按照‘酝酿讨论、差额票决、全面公开’的要求进行。”近年来,建胜镇人大在开展民生实事票决工作时,将这一要求贯穿始终,致力于为群众办好实事、谋好福利。

在项目筛选环节,对于征集到的初选项目,建胜镇人大深入调研其必要性与可行性。秉持先急后缓、成熟优先、好中选优的原则,精心拟定候选项目建议方案。该方案先按既定程序征求镇人大主席团意见,再提交镇党委研究,最终形成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清单,用于年初人代会审议票决。

在每年人代会召开前,建胜镇人大主席团将候选项目清单及相关材料分发给各位代表,让代表们提前熟悉项目内容,为后续审议和票决筑牢基础。不仅如此,针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候选项目,镇人大主席团还专门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与视察活动。代表们深入实地,详细掌握项目细节,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建胜镇人大主席团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大会议程,由镇长就候选项目的主要内容、实施主体、投资额度及资金来源、完成时限等情况作详细报告与说明。代表们在分组会议上充分审议后,严格按照票决办法,在全体会议上以不低于10%的差额比例进行票决,确定当年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随后,当场宣布表决结果,并发布公告予以公布,确保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把好“监督关” 注重项目实效

“以前出门坐公交可麻烦了,现在225路公交车直接通到小区门口,出行方便太多了!”近日,建胜镇建路社区绿地听江左岸小区居民感慨道。

这一变化得益于建胜镇人大建立“年初定项目、年中跟进度、年底问效果、全程督进展”监督机制。 “225路公交车延伸”项目在人大代表督导小组多次协调下,经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现场视察并提建议后,成功落地,解决4734户居民出行难题。

为保障更多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建胜镇人大创新实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包片负责制,依据项目内容、领导分工及领导联系村(社区)情况,组建9个人大代表督导小组,由镇领导班子成员或镇人大主席团成员任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质量把控、经费保障等全方位跟踪监督。自2021年开展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一直保持100%。

此外,建胜镇人大还依托“民生议事会”、专项视察、座谈会等形式,组织群众对项目是否真正落地见效进行检验,由群众点对点评述项目办理情况、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接下来,建胜镇人大将继续深化民生实事监督工作,不断优化监督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持续聚焦群众需求,推动更多民生项目落地生根,让民生福祉惠及每一位居民,奋力书写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崭新篇章。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