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从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毕业生参与《哪吒2》的角色动画制作,用灵动画面征服观众,到烹饪专业教师带着作品登上央视元宵晚会,在全国人民面前一展风采,重庆市旅游学校的每一次“高光时刻”,都能在社交平台和教育圈掀起一阵热潮,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所中职院校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能在众多院校中“C位出道”,成为教育界的焦点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所充满活力与实力的学校,深度探寻它火爆背后的深层原因。
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以及“双优”建设学校,重庆市旅游学校已然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它拥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学习环境;师资力量雄厚,老师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拥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专业设置紧密贴合市场需求,独具特色;广阔的就业渠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求实奋进的校园氛围更是激励着每一位学子积极向上。
在专业建设上,重庆市旅游学校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力求做到精准对接。
走进学校的实训室,新能源装备运营与维护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胡国旺和同伴正熟练地操作万用表,有条不紊地进行小灯珠电阻检测试验。胡国旺自信满满地说:“虽然这个专业刚开设不久,但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掌握了不少实用技能,对未来从事新能源装备车间制造与制备工作充满信心。”
像胡国旺这样,无数怀揣职业梦想的学子都在这所学校找到了启航的港湾。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学校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在优化培养方案和完善教学保障后,新增了6个专业性强、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
与此同时,学校对传统专业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烹饪专业新增了中西面点方向,让学生既能掌握中式美食的精髓,又能精通西式糕点的制作;计算机专业拓展申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向,帮助学生紧跟数字时代潮流,掌握前沿技术,全面推动传统生活性服务专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师资队伍建设同样成绩斐然。
近3年来,重庆市旅游学校的教师们在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赛事中大放异彩,累计斩获220个奖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29项、区级一等奖38项。这些耀眼的成绩,无疑是学校教师队伍卓越素质的有力证明。
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资源。那么,重庆市旅游学校是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呢?
学校以科研(项目)工作站为依托,组建了治理、思政、课改、教改、双师五支教师建设团队,围绕领导能力、思政能力、教学能力、课程培育、教材孵化、资源建设、教研能力等多个维度搭建项目,采用独特的“四阶四导四训四驱”模式,分层分类培育“金师”。同时,以大师、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了“新教师—合格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人才培养梯队,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
如今,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正在学校逐步成型。随着“金师”不断涌现,一系列“金课”和“金教材”也相继诞生。3年来,学校共有60余名教师获得市区级荣誉称号,他们引领制定的12门课程标准被教科院收录并向全市推广。其中,教师易丹执教的《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岩精神”》入选“学党史迎百年”课程思政全国优秀案例;教师周炜编写的《饭店礼仪》入选“十四五”规划教材;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还荣获了市教委咨政论文二等奖。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未来,重庆市旅游学校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内涵特色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创新,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