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 聚力推进改革攻坚 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全媒体记者 文琰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大渡口区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聚力推进改革攻坚,促使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经济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如同强劲的引擎,为大渡口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管行业管产业”的精细化管理,到招商引资的创新模式,再到企业服务的持续优化,每一步都凝聚着大渡口区的智慧与汗水,书写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精准施策促发展

“管行业管产业”成效显著

在大渡口区,“管行业管产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已深深植根于经济工作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各部门、镇街紧密携手,专业规划,确保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颗粒”都能精准归位,为市场主体的茁壮成长构建了一个优越的环境。

大渡口区通过对“两机制一方案”的持续迭代与优化,显著增强了部门和镇街在经济工作中的执行力及效能。这种机制上的革新,促进了部门间的无缝协作与信息即时共享,使政府能够更敏锐地捕捉行业动态,更精准地把握产业发展脉络,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合需求的指导和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机制优化的实践成果显著。以新登记纳税市场主体为例,2024年,大渡口区新登记纳税市场主体5159户,创近3年新高,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3万户,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增长88%。这一数据的背后,凝聚着大渡口区在“管行业管产业”实践中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

为进一步深化“管行业管产业”理念,大渡口区还建立了常态化的行业调研机制。各部门定期深入企业一线,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面临的难题及实际需求,以更加精准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重庆必然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大渡口区建筑施工与工程监理领域的佼佼者,其资质升级之路便深刻体现了政府的关怀与支持。在企业计划申报资质升级的关键时刻,2024年6月,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领导带队走访,仔细检查企业的申报材料。然而,在8月的申报过程中,因该企业参建项目存在问题,首次审核未能通过。面对这一困境,区住房城乡建委迅速行动,立即进行情况核实,并陪同企业前往市住房城乡建委说明缘由,同时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请示,请求给予企业资质升级支持,缩短重新审核周期。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该企业在11月成功取得“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和“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截至目前,该企业已利用新资质签署了价值2000余万元的业务合同。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政府的贴心关怀与有力支持,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自信满满。”

创新模式引强企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大渡口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持续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举措,成功吸引了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并成功引进了一批高质量的优质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渡口区与重资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深入推进政府性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渡口区还发布了两批城市机会清单,涵盖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为社会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商机,成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双山体育公园等项目。

以双山体育公园为例,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得益于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仅有效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健身需求,还极大地促进了周边商业的繁荣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效率和效果,大渡口区在区内成立了“全国渝商商会重庆联络处”,构建了招商引资“五研两看”工作机制、“369”运行体系。这些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不仅让招商引资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也极大地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招商引资的强劲推动下,天猫重庆总部、怡亚通、行云集团等优质企业纷纷落户大渡口区。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为大渡口区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据统计,去年大渡口区共招引项目50个,总合同投资额达413亿元。

“我们选择大渡口区作为总部基地,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和营商环境。”天猫重庆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在大渡口区的支持下,我们的业务将能够取得更大发展。”

优化环境提效能

企业服务贴心温暖

在大渡口区,企业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温度,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大渡口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在这片热土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与支持。

自四项政务服务改革“一件事”在大渡口区试点以来,全区政务服务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整合部门资源、优化办事流程,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大渡口区还完善了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机制,重点项目审批效率提高40%。

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家正在办理项目审批的企业负责人王先生说:“以前办理项目审批,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很多材料,耗费很长时间。现在好了,通过并联审批机制,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让我们能够更快地开展项目建设。”

此外,大渡口区还坚持“早午餐会”等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定期邀请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领导面对面交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大渡口区还健全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事项办理机制,搭建“企业反映问题、政府收集问题”平台,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位于建桥园区的重庆凯尔夫智能测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创业型企业。创业初期也遇到了资金紧张、办公场地难找、市场推广困难等诸多问题。“大渡口区的企业服务机制非常贴心,无论是政策咨询还是问题反映,政府相关部门都能够迅速响应并给予解决。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安心和满意。”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下,我们反映的问题总是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据统计,2024年,全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事项办理满意率达到100%,“民呼我为”平台事项办理满意率达到92%,居全市前列。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