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烹饪类专业的学生一踏入校园,便成为星级酒店的学徒;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的学生则直接参与到企业项目中,以计件形式获得奖励;学校精心打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学习与未来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重庆市旅游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确保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精准匹配了区域内的用人需求。
重庆市旅游学校学生孙毅远从“职校新手”到“技术专家”参与《哪吒2》动画制作的经历,正是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理念的体现。
自2012年起,重庆市旅游学校便与重庆创谷动漫设计有限公司携手联合办学,实施共同招生、订单培养。公司派遣技术骨干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为学生专业对口实习就业搭建“直通车”。至今,学校已为重庆市动漫产业输送了数百名本土技能型人才,证明了校企合作共育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性,也彰显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卓越实力。
据介绍,学校还与重庆爱希美容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共合作开办美术、动漫与游戏制作、美容美体艺术、智能网联汽车、口腔义齿、药品食品检验等8个专业。其中“美容美体艺术”“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已成为重庆市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除了校企合作开办专业,学校还在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创新,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锤炼技能。
在重庆丽晶酒店的后厨,活跃着重庆市旅游学校烹饪专业的学生身影。他们身着整洁的制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卓越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自入学起,这些学生便被视作合作企业的“后备”员工,真正实现了“毕业即就业”。
据介绍,重庆市旅游学校与重庆丽晶酒店、重庆江北希尔顿逸林酒店、重庆JW万豪酒店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过程与企业需求、企业项目等有机融合,形成了“学生与员工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教学与生产一体、作品与产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
学校还与企业签订《职业学校学生岗位实习三方协议》,并建立完善的岗位实习质量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学生岗位实习全程跟踪管理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岗位实习的全流程跟踪,保障实习就业有序开展。
在重庆市旅游学校看来,只有通过在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实习基地进行真实环境下的操作与训练,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烫面,揉面,下剂,压皮,上馅,塑形,上屉……在学校尚膳烹饪实训基地的中西面点实训室里,全国烹饪大师、白案专业教师周勇正在教授学生制作花式船点。同学们在周老师指导下,制作出一份份色香味俱全的点心。
学校将实训基地变成实践“金基地”。目前,重庆市旅游学校拥有10个校内实训基地、69间实训室,市级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25个,校企合作企业31家。
“大渡口区产教融合基地正在我们学校建设,到时会选择优质校企合作企业入驻,按‘前店后厂’模式,进行美食文化产业学院、重庆小面工匠学院、动漫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和文旅产业学院等实体化运营,以专业的优化升级,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学校已与“重庆小面辣来主义”签订战略协议,拟将产教融合基地临街部分门面作为重庆小面的展销中心和研发中心,将临校部分作为重庆小面制作、加工和包装及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真正形成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前店后厂”模式,实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重庆市旅游学校将继续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推进学校内涵特色高质量发展,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职教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