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精良的制作和创新的叙事手法,成功登上了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和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的双宝座。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实力,更引发了观众对于电影中现实隐喻的广泛讨论。
在视觉效果上,《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达到了国产动画的新高度。从色彩运用到角色设计,从场景构建到特技效果,都以精致的中式审美展现了制作团队的匠心独运。而哪吒的形象设计也让人眼前一新,他厚重的刘海、黑眼圈、塌鼻梁、小雀斑和鲨鱼牙等特征,大胆颠覆了大众传统印象中,哪吒俊美的道童形象,却赋予了他一种反叛的野性色彩,与其古灵精怪的个性相得益彰,形成了让观众印象极其深刻的反差萌。这样艺术性的设定,简直堪称是比“莲花重塑身”还更为成功的“脱胎换骨”。
在叙事上,电影巧妙地将传统故事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哪吒在前作《魔童降世》中,从一个被误解和排斥的“魔童”逐渐成长为一个敢于挑战命运、保护家园的英雄。在传统叙事中,哪吒是一个反抗父权的悲剧英雄。而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将叙事重心转向了身份认同的困境。哪吒从出生起就被打上“魔丸”的烙印,这种宿命般的标签化,恰如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身份歧视。哪吒的每一次反抗,都是对这种群体性偏见的激烈抗争。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喊出了多少不被群体认同者不甘的心声!
更耐人寻味的是,续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电影中巧妙地融入了许多现实隐喻,使得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对现实世界有所反思。例如,阐教仙人的身份玉牌的绿色和鹰徽、玉虚宫呈五角形的楼体外观、无量仙翁的天元鼎盖上的$符号,再加上李靖对于无量仙翁虚伪“济世明灯”的揭露,其隐藏的批判深意,对象是谁?已是昭然若揭!
影片中,玉虚宫“捕妖队”所猎捕的土拨鼠家族、石矶娘娘还有申正道一门,其实并无什么恶行,却因为被“仙人们”认定是“妖”就可以肆意打压。正如片中台词所说:“什么神仙妖魔,不过是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这和掌握着话语权的西方媒体凭空捏造,肆意“妖魔化”中国的伎俩何其相似?极其讽刺的是,捕妖队的首领“鹤童”“鹿童”,自身何尝不也是一对非人的“禽兽”?而无量仙翁将“群妖”困于天元鼎中,用于炼丹以增强己方实力,又何尝不是隐喻了现实生活中的霸权国家堂而皇之掠夺全球资源的阴暗行径;至于无量仙翁率众全力封锁天元鼎的一幕,则完全可以看成美国及其跟班们对于和平崛起的中国全面实行技术封锁的映射。
哪吒与龙族的冲突,象征着不同文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哪吒最终选择与龙族和解,共同对抗来自上界的不公,则寓意了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不同群体可以放下成见,团结一致,面对压迫,共同抗争!“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这是片中经典的台词,也是一脉赓续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中国古典神话故事,深植于中华民族DNA中的牺牲精神和反抗斗志!所以,当看到哪吒奋力冲破天元鼎的重重封锁,杀出生天之际,如何不让观众为之动容,心潮澎湃,心生共鸣!
综上所述,《哪吒之魔童闹海》之所以能大获成功并登上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宝座,是因为它在视觉效果、叙事手法、现实隐喻以及制作营销等多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触动人心的现代艺术作品。通过哪吒的故事,电影传递了勇气、爱、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观众产生共鸣。这或许就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能够成为现象级作品的真正原因。
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杀入全球票房百强榜。之前,中国影片的最高排名是《长津湖》在2021年创下的第71名,衷心祝愿我们的小哪吒飞得更高,冲破天元鼎,夺得话语权,在全球引爆中国文化核弹,讲好中国故事,输出中国价值观!(全媒体记者 陈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