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文/图
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办理房产过户、申请私人充电桩安装、营业执照办理等诸多事务时,都离不开社区的那枚小小公章。公章虽小,却承载着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信任与期待,关联着他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务进展。
2月7日,家住跃进村街道革新社区的张林方来到社区服务中心,他此行的目的是办理婚育情况证明。在过去,盖章这件事对他来说可能是一场“折腾”,但这次,他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便捷体验。
张林方找到社区工作人员,说明盖章事由后,工作人员迅速展开工作,经过仔细审核张林方提供的材料,确认符合盖章条件后,便熟练地在“智能用印”APP中上传相关材料,并发起用章申请。此时,远在外面办事的革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贺敏的手机立即收到提醒。贺敏随后在手机上远程在线审核材料,确认无误后,她果断输入用章指令。这边,得到授权的工作人员在智能印控仪上按下“盖章”按钮,只见印章自动解锁落下,一份盖着清晰公章的婚育情况证明就完成了。与此同时,一条用章完成的提醒同步发送到贺敏的手机上。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分钟。
张林方对这次盖章体验赞不绝口:“以往盖章,并不是总能一次性完成。只要公章的经办人和审批人中有一个有事外出,章就盖不了,大家就要重复跑。现在有了这个‘智慧印章’,真是太方便了!”
这广受好评的“智慧印章”究竟是什么呢?它便是跃进村街道加强社区公章监管的创新探索,也是街道进一步提升社区事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具体举措。
“智慧印章”的优势十分显著。它既保留了传统“实体印章”使用时的便捷性,让居民和工作人员在操作上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又兼具数字印章易于监管的特点。在日常状态下,印章处于锁定状态,就像被一把无形的“锁”保护起来,只有审批通过后才能解锁使用。
跃进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的公章若是由社区书记保管,群众不方便,少不得要来回跑;而线上纯虚拟印章虽然可以留痕,方便规范化管理,但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智慧印章’集合了两者的优点。”
过去,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刚性制约,社区公章管理存在着监管盲区,容易出现一些管理漏洞。而“智慧印章”的应用,恰如给社区公章上了一把“安全锁”。盖章过程中,设备自动采集盖章的时间、地点、次数等关键信息,并会对盖章人和盖章文件拍照,所有这些信息都会加密上传至数据中心,自动留痕,形成完整的用章记录链。
如今,跃进村街道借助“智慧印章”系统,社区公章使用实现了“审批、使用、管理、监督”的闭环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人印有分离、盖章有监管、信息有备案”。社区干部手中的权力受到了更严密、更有效地监督,确保了公章使用的规范和公正。
截至目前,跃进村街道正式在跃进社区、堰兴社区、革新社区、钢堰社区、东正社区、渝钢社区共6个社区启用“智慧印章”系统,已合计用印980次,审批效率提高了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