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一座总面积5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商务办公、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城市MALL在重庆主城第六大商圈——九宫庙商圈的最核心位置拔地而起并开门营业。作为大渡口区第一家具有“国际性”的高端时尚商业,新天泽国际广场正式开业当天,大渡口万人空巷,商场内人声鼎沸,众多商家门前顾客络绎不绝,纷纷争先体验。
近日,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新天泽国际广场采访了该公司有关负责人。
第一年,就做到了重庆第七
2006年,重庆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决定启动重钢环保搬迁,5年后,在大渡口区内重钢生产性企业全部搬迁至长寿。“重庆向西”,大渡口产业腾笼换鸟,敏感的投资者第一时间嗅到了大渡口发展的机遇,新天泽控股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在拿地前,除了宏观上看好重庆主城西进战略外,我们还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详细的业态论证,强化商家招引,区域首家麦当劳、必胜客、蒲公英、华为旗舰店、学而思、姜胖胖等多家知名品牌,皆是我们引进。”新天泽集团商业公司董事长周莉告诉记者。
开业仅1年,投资者的独到眼光便得到充分印证。2014年,新天泽国际广场被评为最受欢迎的重庆购物中心前十强,排名第七。“说实在的,这个成绩是超出我们的预期,毕竟,在我们开业之前,大渡口区由于基地型城区的缘故,还没有商业中心的概念。”周莉脸上表露出甜美的回忆跟记者交流,以前大渡口的商业消费,绝大部分都跑到外区去了。
我们始终没有想过退缩
“近年来,由于电商的冲击,大家都知道实体店很难。我们也是这样,虽然进店人数不少,但消费在减少。”说到这里,新天泽国际广场商业公司总经理唐棋山眼睛望向窗外,“特别是疫情三年,真的很难。”
“你们想过退缩吗?”记者问。
“没有。我们也没有退路。”唐棋山微笑着说。
“也有不少商家倒下了呀?”
“但这也奇怪,在大渡口,不但新世纪商都还在,后来的万达广场,运行都还不错。”唐棋山一下加快了语速。
“什么原因呢?”
“我觉得这与大的区域环境有很大关系,大渡口的消费总需求很强。从全市来看,大渡口是近年来人口增幅最快的区。几年时间,常驻人口从30多万增加到40多万,这是其他区没办法比的。”
“不但总量有10多万的增长,结构很重要。我想,这跟大渡口的产业定位也有很大关系,重庆市第一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国家环保产业重庆基地、IVD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导入的群体年轻化、高收入、生活有品位。”
“我还听说大渡口的R&D全市第一,这个太不容易。”唐棋山比着手势连串表达着他的商业论断。
“当然,最主要的我们感受到这些商业需求体征,第一时间推出应对之策。”唐棋山望着窗外十二周年庆典现场。
12年,坚定信心再出发
银河战士IP活动、音乐会、66元团100元的餐饮券和零售券、消费满121.2元起抽大奖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及促销活动一一亮相。新天泽国际广场十二周年庆典既时尚、隆重又不失实惠。
“现在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都变了,周末小憩、好友聚会、家人团聚,亲子成长等场景式消费成了线下主要的消费需求。”“我们打造大渡口汉服文化节、非遗文化、儿童实景剧等原创IP商业活动备受区内外消费者喜爱。我们还在区商务委等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商场成功打造了‘摆个厂’街区,引入了美食、游乐等项目,在促进商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大渡口的夜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唐棋山对大渡口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目前,新天泽国际广场会员装载量超15万名用户,周中日均客流量可达2万人,周末日均客流量可达3.5万人,节假日日均客流量可达5万人,年销售额近5亿元,年招商率达98%,年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这个数据在各区县的商业综合体来看还是不错的。
“大家目前都在讨论经济困难,你们怎么看?”记者问。
“是的,现在的确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也有同感。但我们觉得大渡口多年培育的产业处于上升期,特别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落地,对于我们商业来讲,这是特别好的机会。我们也在积极策划怎么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唐棋山回答。
“还有,我们也感受到这两年来商场消费的外地消费者在增加,可能跟大渡口滨江经济、金鳌田园、‘星际穿越’等引流点有一定的关系。”
“你放心,我们还是看好大渡口。”唐棋山坚定地说,不但看好,还必须抓住机遇,转危为机,新天泽国际广场也期待与大渡口的下一个12年。 (全媒体记者 廖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