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茄子溪街道:​新“三治”模式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全媒体记者 文琰 文/图

近年来,茄子溪街道引入重庆市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五社联动机制的强大优势,在新港社区创新性地推动实施了新“三治”,即“艺治”“德治”“共治”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精准地解决了辖区以破产企业职工为主的社区基层治理难题,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2024年12月,茄子溪街道该模式荣获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

据悉,茄子溪街道内木材厂、石棉厂、肉联厂等老牌工厂在此云集,见证了当地经济的辉煌岁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工厂相继破产,茄子溪街道逐渐从昔日的“工业重镇”转变为多元社区,原有的厂区家属楼被还建住房小区与商品房小区所取代,居民结构变得复杂多样。这一转变虽然为社区带来了新面貌,却也留下了房屋老旧、环境脏乱、秩序混乱、人心涣散等治理难题,给基层社区治理带来了挑战。

艺治:艺术联结人心

在新“三治”模式中,艺治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

茄子溪街道组织重庆市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通过组建各类文艺小组、开展社区主题活动,如“唱响茄街”“溪街艺术文化节”“‘三治’剧目表演”等,用艺术将热爱文艺的居民凝聚在一起。项目实施仅半年时间,就有100余名喜欢文艺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40多名居民成为了文艺活动的固定成员。

“以前,下班后就是回家看电视,现在不一样了,社区里有这么多文艺活动,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家住新港社区的居民田莉感慨地说,她曾是木材厂的一名职工,如今,自己成为了社区合唱团的一员,每天早饭后都会来到社区活动室和大家一起唱歌。

为了更好地培养文艺骨干,茄子溪街道在新港社区成立了5支社区社会组织,骨干成员达25名,其他成员超过100名。为了提高这些组织的规范性和“自我造血”能力,街道通过多种渠道搭建展示平台。

在新港社区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工作中,社区社区文艺队伍编创了一支快板,为垃圾分类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垃圾分类的知识融入到快板中,既有趣又易于接受。”快板队的队长刘智发说,他曾在木材厂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后就加入了社区的快板队,现在,他还成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大使,经常在社区里为居民表演快板,积极投身辖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德治:以理服人提素质

德治是新“三治”模式的重要线索。

茄子溪街道通过引导重庆市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在新港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各类道德教育活动,改善行为习惯。如积极引导文艺爱好者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写三句半《文明养犬记心间》、小品《“三事分流”引新风》等作品,并在茄子溪街道常态演出,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居民树立正确价值观。

“社区里经常有因为养狗产生的纠纷,自从看了《文明养犬记心间》这个三句半后,大家养狗都规范多了。”新港社区居民王女士说,她家的狗以前经常随地大小便,但现在,她会给狗拴上绳,并主动带到社区里的“宠物便便屋”清理粪便。

此外,社工们还引导文艺爱好者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加入社区建设中来。社区瑜伽队伍、舞蹈队、合唱队等成员经过“培育、引导、激励”,转化成为社区志愿队伍或公益服务组织,在辖区开展志愿服务和便民行动。

“我们舞蹈队的成员,现在不仅要一起跳舞,还会去社区里做志愿服务,比如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等。”新港社区心怡舞蹈队的队长徐莉惠说,她曾是木材厂的一名女工,退休后她不仅是舞蹈队的骨干,还是社区里的志愿服务明星。

共治:议事协商解难题

共治是新“三治”模式的核心。

茄子溪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民主协商议事为抓手,整合各方力量,参与议事协商,确保议事协商定方向、有方法、显成效。

“因为是老旧小区,路灯年久失修总是不亮,大家晚上出行很不方便。”新港社区居民刘大爷说,他向社区反映问题后,社区很快便组织议事协商会,邀请辖区各社工、居民代表等共同讨论解决方案。最终,通过协商确定了由物业负责维修路灯的方案,并很快得到实施。除了路灯问题,新港社区还通过议事协商解决了外墙脱落、安全检测、噪音扰民等多个问题。

“我们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通过组织协商议事,解决居民诉求。”新港社区的社工小李表示,她是这次新“三治”模式实施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见证了社区从脏乱差到如今成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型社区。

每季度组织辖区单位、社工、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开展民生恳谈会,收集居民反馈较多的问题;建立社区、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居民骨干、网格长等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小区联席会,梳理并依托协商议事阵地……2024年以来,茄子溪街道通过“共治”成功解决了上百件民生问题,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