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房屋装修刚付款,却遭遇商家悄然失踪;孩子培训费刚交,又逢培训机构人去楼空……这类付款后商家“蒸发”的现象,在众多行业中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层出不穷。面对此情此景,消费者该如何巧妙规避此类风险?哪些商家是值得信任的?
最近,重庆市现代产业链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业链中心”)在前期“渝链贷”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渝链信”生产性服务数智平台,就能有效解决大量产业集群里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可信交易、数字化和普惠金融等服务难题。
产业链中心于2023年1月注册成立,是服务于全市制造业产业链融资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也是我区实施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引进的重大项目之一,由重庆渝富控股集团、重庆机电集团代表国有资本、重庆宗申产业集团、同盾科技联合成立,致力于创新发展“产融联动模式”,建立产业链数据要素的安全链接与应用,为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产业链整体增信和融资服务。目前,该中心已与工商银行、三峡银行、中信银行等近30家市级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渝链信”平台联合公证机构和银行,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提供“可信交易”服务,打造在线认证和电子签约系统,接通公证处的提存监管、在线公证等服务,保障双方的交易安全。同时,组织企业征信、法律、财务、代账、软件信息和普惠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机构提供在线服务。
据产业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渝链信”平台的监管服务功能,由公证处在银行设立提存账户,消费者扫码进入平台,选购商家的服务后,在线完成签约,就可以将消费资金提存至公证处账户进行第三方监管;待约定服务完成后,再由公证处将款项给付到商家,这样就能保证资金安全,防止不良商家携未消费资金“跑路”。在这个过程中,商家微信小程序通过接口联通渝链信,产业链中心提供中后台的数据管理等服务。
因此,“渝链信”平台的可信交易功能在家居装修、美容美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旅游出行、酒店餐饮、零售电商、汽车服务等中小微企业领域广泛适用。通过“渝链信”平台的推广,对商家而言,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中小微企业的信任程度,提升机构信誉,帮助稳定客源和拓展业务。对消费者而言,第三方公证监管模式能降低消费资金的顾虑,时刻掌握消费资金使用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隐患,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减少消费纠纷,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8月,产业链中心的产品“渝链贷”作为渝快办app目前唯一的纯线上化金融服务应用正式上架运行。同时,“渝链贷”产品纳入市经济信息委牵头打造的“企业码上服务”在10月12日正式上线,标志着产业链中心相关产品进入由政府牵头的全市推广阶段。
目前,产业链中心已与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等5家“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领军链主企业建立合作。截至2024年11月,产业链服务中心已对接17258家市场主体,向304家企业提供服务,授信金额超过1亿元。
“正在对产品进行深度优化和提升,进一步挖掘产业企业信息,持续进行创新探索。”产业链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努力,扩大在产业链上的适用范围,从而大幅增加产品的服务客群,巩固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此外,企业也在动员合作伙伴落户到大渡口,推动形成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