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娟 刘映呈)“我们正在进行尾气排放检测,麻烦出示行驶证,确认手刹拉好、挂空挡后,一脚油门踩到底,连续踩3次。”近日,在大渡口双山隧道口,一场由区生态环境局与区交巡警支队联合开展的执法行动正在这里进行。
记者现场看到,一辆辆从西城大道驶来的重型柴油货车在交巡警的拦截下,有序停靠在路边,等待接受尾气检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身着专业制服,手持检测设备,他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指挥驾驶员进行前期操作,包括确认手刹是否拉好、挂空挡等,随后要求驾驶员连续三次将油门踩到底进行排放预处理,以充分释放发动机内的积碳和杂质,确保后续尾气检测的准确性。另一人将不透光烟度计插入货车排气孔,开始通过专业仪器进行尾气检测。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每次检测都会重复3次,并取3次检测的平均数据作为最终结果。只有当数值低于1.2时,我们才能判定该车辆尾气排放合格。”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执法检查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以持续打击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
今年来,区生态环境局开展柴油货车尾气路检路查208次,查处尾气排放超标冒黑烟车辆189辆;开展机动车尾气路检路查累计11016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抽检165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累计发放284台。
大气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按照市环科院对我区PM2.5的溯源分析,交通污染源是PM2.5的第一大来源,占比达46%。”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区生态环境局加大交通污染问题整治力度,强化对“移动源”污染的综合整治措施,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老旧车辆淘汰1068辆。同时推进油品储运销综合治理,实现油气回收装置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全覆盖。
在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方面,区生态环境局强化涉气企业日常监管与帮扶,督促涉VOCs排放企业现场检查问题整改。通过“5+1”专项行动,实施活性炭治理排查、VOCs“三率”提升及“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同时,结合中央资金支持方向,挖掘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为企业上门送技术、送服务,积极推动项目申报与落实。今年以来,积极申报国际复合材料、伏牛溪油库、长征重工等大气中央资金项目共4个,申请补助资金约2105万元。
在扬尘污染防治方面,区生态环境局严控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使用无人机巡查,实时监控裸土覆盖和工地出入口冲洗,将环境数据作为示范工地评选的关键,督促施工工地严格落实扬尘控制“十项规定”。今年以来,创建巩固7个扬尘控制示范工地,下达整改通知书58份,约谈企业52家,处罚工地24家次,罚款31.16万元。
在生活污染治理方面,用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置700余处露天焚烧火点,争取市级资金1837万元用于治理新山村片区429个烟道的居民油烟。同时,落实餐饮油烟达标整治补贴,用市级资金104万余元帮扶169家老旧小区餐饮单位,完成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和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区生态环境局强化科学治污,提升大气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大气网格化、精细化监测监控预警体系,布设22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观站、40套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开展颗粒物激光雷达和臭氧雷达监测。利用“天上看、地上巡、视频查、走航测”等大数据科技手段,实现“三监”联动,精准溯源、快速处置涉气问题。
这些努力的成果在大渡口区的空气质量数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截至11月30日,大渡口区优良天数289天,同比增加22天,PM2.5平均浓度33.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4%,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