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助力文创人才集聚 赋能文艺繁荣发展

近日,大渡口区202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举行。全区10个文艺家协会的会员代表相聚一堂,为2023年度16名优秀会员颁发荣誉证书,大家分享创作心得、畅谈艺术未来,为全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优秀会员是荣誉更是责任。”区作家协会获奖会员陈长青告诉记者,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他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近年来,我区文艺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文艺服务有声有色。

聚力精品创作

文艺成果丰硕

“山城号子嘿呀咗,一路阔步迎朝阳……”今年9月,在“歌唱祖国”重庆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非合唱类)决赛中,大渡口区原创作品男声表演唱《嘿呀咗》以饱满的和声演唱、鲜明的舞台表演、雄壮的声声号子赢得第一名。

近年来,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紧紧围绕五大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主题,以及义渡、钢城、非遗等本土文化资源,创作生产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播的音乐、戏曲和书法美术等作品,为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聚力赋能。

截至目前,我区原创文艺作品中有6件作品登上全国群星奖舞台,创造了连续四届群星奖3件获奖、3件入围决赛的优异成绩;小品《爷爷的奖杯》代表重庆入选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成功入围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小品《原来如此》、四川清音《大地芳华》等100余件作品在市级及以上比赛展览展演中获奖;音乐剧《大义渡口》在大剧院成功演出;《跳磴石工号子》《唱起歌来上大梁》先后亮相中国艺术节;推出《寻根马桑溪》《潮涌金鳌山》《跳磴河的思念》等文旅歌曲10余首……

创新艺术品牌

深化合作交流

在灯光璀璨的夜色下,文化广场、背街小巷为舞台,以最自在的方式聆听音乐会,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区创新打造‘花开的声音’沉浸式音乐会全新艺术IP,由本土歌手和原创音乐人在艺术场馆、公园商圈、江边码头等地‘多点开花’,与群众对唱、合唱。”区文化旅游委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花开的声音”沉浸式音乐会已举办19场,线上线下吸引观众超3000万人次,超过90%的观众、游客均对演出效果表示满意。同时,创新“音乐+集市”游玩形式,设置有餐饮美食区、文创区、音乐区、休闲区、非遗文化区,通过以旧换新、招聘夜市等活动,带动周边销售收入8000万元,打造一站式“吃、喝、玩、乐、购、休闲、拍照”的新型消费业态。

与此同时,我区积极与市文联、各区县文联开展合作交流,挂牌成立中国广播艺术团群众艺术中心、中国广播艺术团创作基地,刘光宇、杨必位名家工作室;邀请市书协主席、副主席等书法名家为金鳌田园综合体多个项目题写;向上争取承办市文艺院团“放歌新征程·礼赞新时代”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大渡口文艺宣传活动2场次,1500余人次现场观看;对接重庆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开展“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12名书画名家、摄影家、非遗传承人等向我区群众赠送作品600余件;重庆民族乐团入驻大渡口区钢花影剧院;与成都市成华区联合举办“成渝之美·华渡之约”艺术联展……

搭建育才平台

培养文艺骨干

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于文艺人才。

“我区积极培养骨干力量,搭舞台、拓平台,不断加强文艺人才储备和提升。”区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各文艺家协会10个,全区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近30人,市级协会会员400余人。

除此之外,我区积极策划举办系列品牌展演、选拔比赛等,推出百姓春晚、社区文化节、大渡口区春节联欢会、“中国印象”大师音乐讲座、“龙舞义渡”非遗打铁花等相关活动100余场次。

与此同时,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委、区文联每年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文艺创作专题工作会,组织文艺工作者对重点选题、重大活动开展交流探讨;精心组织央视春节特别节目“小春晚”,让文艺专干近距离学习央视文艺团队编导策划与节目制作;支持青年文艺人才参加市级以上文艺研修班学习;参与执行央视春节特别节目“小春晚”,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下一步,大渡口区将继续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时代主题和时事热点以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创作,为推动大渡口高质量发展贡献文艺力量。(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