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在新材料产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一卷卷晶莹的玻璃纤维丝缓缓进入全速运转的烘箱,经过加热、浸胶、挤压成型、固化、牵引……近日,重庆风渡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渡新材”)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复合材料产品订单。经过多道工序后,一件件玻璃纤维拉挤板材逐渐成型。

据了解,风渡新材是一家专注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改进材料与工艺,开发的多款拉挤复合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光伏能源、绿色建筑、轨道交通等领域。“去年,公司的拉挤复合材料销量超6万吨,同比增长近40%;营业收入9亿多元,同比增长超5%。”风渡新材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巩固风电用拉挤板材市场地位的同时,风渡新材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创新开发出光伏边框、节能窗框等成品,不断扩大产品矩阵。相较铝制门窗,聚氨酯拉挤门窗更环保节能,且具有气密性能优、保温隔热性好、耐酸碱、耐火烧等优势。”风渡新材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这类产品已实现量产,订单额超3000万元。

据悉,我区新材料产业坚持“优化存量提质效,扩大增量调结构”的工作思路,重点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风渡新材为平台,聚焦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主业,围绕建筑建材、轨道交通、电子电器、工业设备、能源环保等领域,积极融入“33618”产业体系,完善产业生态,延伸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下游制品产业链,着力推动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实现“1到N”的突破。同时,以先进金属材料、先进油脂材料为依托,积极拓展“第二战线”,助力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已聚集各类材料产业企业主体42家,其中规上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专精特精企业6家。2023年12月,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成为我区第二家A股上市企业;玻纤复合材料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共聚集7家玻纤复合材料领域规上企业,涉及风电叶片、节能建材、绝热材料、检测服务等领域。2023年,全区新材料产业实现营收65亿元、产值55亿元;2024年1—9月营收51.6亿元,产值50亿元。

“今年以来,我区制定图谱实施精准招商,会同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对接生益科技、南亚、建滔等玻璃纤维下游覆铜板企业。当前,共签约双标石油设备、中能国联总部、绿色建筑材料等项目,协议金额10亿元,到位资金7亿元。”据区新材料产业办负责人介绍,此外,全区不断强化措施服务企业,协助企业拓展市场,推动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与本地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协调电力公司,加大电力供给……为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下一步,区新材料产业将持续完善发展要素,做大做强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下游应用产业,协助国际复材打造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协助中石化润滑油合规达产,争取其研发中心、实验室等业态在大渡口区布局,打造产业创新综合体。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