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头雁”振翅领飞 当好健康“守门员”

“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自2021年启动以来,大渡口区多名医务工作者荣获该项荣誉,他们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在医疗救治、破解多病共存、康复保健等各条“战线”上,用实干诠释忠诚,以奉献彰显担当,为推动大渡口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钢总医院骨科主任 宋奇志

为患者打造“铮铮铁骨”

宋奇志

在重钢总医院骨科门诊部,一位大夫一边托着病人的腿帮其活动筋骨,一边反复叮嘱病人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语气恳切,神情专注,她就是重钢总医院骨科主任宋奇志。

“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骨骼受损都是“元气大伤”。今年54岁的宋奇志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1993年,宋奇志进入重钢总医院,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对病人负责”“做一个好大夫”就成为她的使命和坚守。工作中,她以勤求业精,以思求发展,紧跟最新医学前沿技术,不断开展新技术,个人在主城西区首次开展多项新手术,获重钢集团科技进步奖两项,获批“重庆市科卫联合科研项目”一项,发表论文10余篇。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一定要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活到老学到老,及时学习新的手术方式与理念,并运用于临床。”宋奇志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诊疗技术,将学到的知识、技术在同事之间“传、帮、带”,培养年轻医生的临床思维模式和外科操作技术。

在团队建设方面,宋奇志作为骨科主任,大力培养人才队伍,创建学习型科室,分脊柱、关节、创伤、运动医学4个亚专业,以“微创骨科”独具特色。在主城西区率先开展椎间孔镜、肩关节镜、单髁置换、颈椎后路固定、骨折的微创治疗等多项新技术,完成三级医院基本标准100%,疑难重症及关键技术80%。

宋奇志表示,作为一名医生,她深感责任重大,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肯定与信任。同时,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竭尽全力完成本职工作,做一名守护市民健康的卫士。

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李荷

生死边缘的“守护者”

李荷

“重症医学科是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荷语重心长地说。

近日,一名58岁的患者突然心脏骤停,经120急诊送到区人民医院抢救,李荷带领医院ICU团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净化治疗等紧急治疗措施,以“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在一系列的操作后,李荷和团队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随后,病人转危为安,意识逐渐清醒恢复,转为普通病房,几天后便出院了。

“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付出让患者起死回生,只要患者有一线生机,我都会倾尽全力去救治。”在这条拼搏的道路上,李荷已经奋斗了15年。

在李荷小学六年级时,外公因为肝硬化去世,看到最亲近的人因为病痛无法得到医治离去,李荷的内心悲痛不已,从这时起,她便坚定了从医的想法。“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医生’这一崇高的职业。”自工作以来,李荷始终坚持在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工作的第一线,多年的实践,让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等急危重症抢救技术,长期从事危急重症救治工作与研究,以及擅长重症感染、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成功挽救无数位危重患者的生命。

“重症医学科的病人病情变化瞬息万变,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获得“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荣誉的李荷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她坚持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培训,翻阅相关文献及书刊,学习所在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并积极在科室开展查房及培训,带领年轻医师成长,提高科室的学习氛围。

区人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 王燕

“一站式”破解老人多病难题

王燕

如果微笑有弧度,那么王燕嘴角扬起的微笑,绝对是区人民医院老年科里最美的曲线。从医20年来,区人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王燕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她的细心与耐心,不仅得到了患者的好评,也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

“这两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10月28日早上8:30,王燕就来到病房开始查房。查完房后,王燕回到诊室,一方面与其他医生交流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她还耐心解答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疑问,提醒病人按时合理用药,早日康复。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多病并存成为老年患者的普遍情况。我们科室就是把各种疾病综合起来进行梳理和诊断,判断出真正的病因,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切实解决‘老年人看病来回跑’的问题。”王燕说,对于一位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来讲,到老年科就诊,医生兼顾多专科、多系统疾病,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专科诊治,免除了挂数个不同专科的麻烦,体验到更适合老人的诊疗服务。

多年来,王燕不断学习临床知识,丰富临床阅历,总结临床经验,积极研究新业务、新技术,把业务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实践所学的新知识。

静脉溶栓治疗是当下应对早期发病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工作中,王燕协助指导急诊完成多例溶栓治疗,积极挽救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在医院引进核磁共振检查并开展血管造影技术以来,王燕积极开展冠脉CTA及头颈部CTA检查,加强对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王燕表示,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职工作,从医多年,她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医者身上的责任与使命,她将不断努力为病人找到最合适的治疗,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全媒体记者文琰 胡洋)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