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坚守医者初心 守护人间星河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一群人:生命的第一声啼哭,由他们开启;成长路上的磕碰,有他们守护;突如其来的病痛,有他们陪伴……他们与死神赛跑、与疾病较量,用尽全力守护生命之光;他们是健康的守护者,也是生命的最后防线。他们的名字叫——医生,白衣之下是一颗仁心。在我区,每天都有许多医生奋战在医疗一线,守护着市民的健康。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届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记者前往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重钢总医院,采访了部分优秀医生,聆听他们讲述作为医者的奋斗成长历程、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理解、与患者之间的暖心故事以及他们对健康、生命的感悟及思考。

用医者仁心守护每一位患者

区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治中医师 吴建

吴建(左)把脉

8月15日,记者走进区中医院,见到吴建医生时,他正在忙着为患者诊脉,从病患的面色、舌苔到体态,他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望闻问切”过后,吴建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做出诊断,为病患拟定最精准的处方。

吴建今年34岁,是区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治中医师,至今已从医8年。虽然和传统意义上的老中医相比,吴建略显青涩,但他始终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服务病人,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

“一开始看他比较年轻,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效果很不错。”患者赵女士告诉记者,今年2月,她因严重失眠来区中医院就医。经过吴建一个多月的治疗,她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从起初的一晚上只能睡一两个小时,逐渐可以睡上五六个小时。6月,赵女士还特意送上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医者父母心”。成为医生以来,吴建始终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他深知患者的疾苦,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不仅在治疗上尽心尽力,精简药味,以最少的药味达到最精准的治疗效果,还在经济上为患者着想,切实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病人的治疗过程并非都能一帆风顺,甚至有时要走一些“弯路”。此前,一位病人骑摩托车被排气筒烫伤,皮肤发红发肿,一两周后治疗效果仍不太明显。后来,吴建在家中翻到一本中医外科古典书籍,看到可以用硫磺膏来治疗烧伤、烫伤,果然一擦病人的烫伤就好了。

“遇到治疗效果不好的病症,我都会针对性地去找相关的书籍查资料研究。”吴建告诉记者,这件事也让他明白诊疗时要打开思路,有时治疗方法反而是最简单的。对于中医散落于民间古籍中的一些小方法也不能轻视,用对了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大医精诚,精于医术,诚于品德,明德至善,这是医者的最高境界,也是吴建一生的追求。在吴建看来,每个中医都是修行者,以修医德为根本,如果一个中医的医德不好,其医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病人也是老师,通过在病人身上学习,能逐步完善自己的道德水准及医术。”吴建说,他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德,让医术更加精湛,为老百姓减轻病痛。

用真诚与患者建立彼此信任感

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王有科

王有科(左)看诊

“王嬢嬢,今天感觉怎么样?”在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一位身着白大褂,眼神中透露出温柔与坚定的医生,正细心地为肘部疼痛的病人进行着诊疗。

他就是王有科,出生于1982年,于2008年参加工作,目前担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学科带头人,同时承担区内各医疗机构康复医师培训工作。王有科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20篇(含SCI论文),荣获重庆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比赛三等奖。

从小,王有科就是在满屋的药香味里长大的。“爷爷是我们当地最出名的中医,四邻八乡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王有科回忆,不少病人对爷爷交口称赞,他打心底里觉得“医生”这个职业特别厉害。

长大后,王有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进入医科院校学习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王有科擅长诊治康复科常见的颈肩腰腿痛、脑中风偏瘫、脊髓损伤截瘫等疾病。目前他组建的面瘫诊治团队,尤其对疑难重症面瘫的电刺激疗法、面瘫Beckman口肌训练、面瘫Rood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有独到的见解,广获患者好评。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王有科的诊室内,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在他看来,帮助患者走出病痛的阴霾,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王有科保持着一个“纪录”,他曾经为了医治病人,一度在医院住了20几天没回家。“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带给我满满的成就感!唯一遗憾的是,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王有科说。

同样是在这份成就感的驱使下,曾经是老师的王有科,毅然决然转向临床。曾经有一位病人因手术风险高只能保守治疗,每天要吃一大捧药,花销大不说,病情还时常反复,王有科为他做了超声引导下的骶管注射,病人一天只需要吃一颗药,花销少了病情也趋于稳定;一位脑卒中偏瘫病人,在王有科的悉心治疗下,从大家口中认定的“植物人”到能和家属进行简单交流,能够自己支撑着站立;还有一位5岁半的面瘫患儿,在中西医结合疗法下,病情正一步步减轻……每多看一个病人,王有科的成就感就多一分。

在王有科看来,自己的职业既神圣又平凡,“我将延续这份‘成就感’,带领好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团队,让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好居民身边的“健康管家”

重钢总医院二门诊全科主治医师 徐速

徐速(左)上门为居民测血压

“徐医生,我今天感觉有点儿头晕,你帮我看看是不是血压又高了。”“徐妹,我的药吃完了,再帮我配几盒。”……8月15日早上8点,重钢总医院二门诊(九宫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前来看病配药的居民络绎不绝,医生徐速对问诊配药的居民进行诊疗,并嘱咐他们吃药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今年34岁的徐速从医10余年。2020年1月,徐速来到重钢总医院二门诊(九宫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科室工作,除了每天在门诊坐诊,她还承担着家庭医生的职责,负责九宫庙街道辖区内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复诊开药等工作。如今,她负责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1500名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的居民达1800人,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送医送药,进行健康指导。

当天上午11时许,连续开展3个小时诊疗服务后,徐速又接到一个签约居民的电话。“孙阿姨,你稍等,我马上就过去。”挂掉电话,徐速拿上听诊器、血压计,前往孙红霞家中。来到居民家中,徐速一边测量血压,一边询问老人用药情况。

今年65岁的孙红霞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22年12月,她办理特病,将档案从重钢总医院转到二门诊,第一次在徐速这里看病开药。从初次接触的陌生到如今的无话不谈,徐速的耐心和专业让她深感温暖。“徐医生人很热心,每次看病总是跟我详细分析病情,叮嘱各种注意事项,是位暖心好医生。”孙红霞笑呵呵地说,不管是病情问题,还是生活上的保健问题,她总会第一时间就想到徐速,向她咨询。

此外,为了帮助部分患者更好地辨认所服用的药物,徐速收集了各种药盒,当有患者记不清药名时,她会一一拿出来让他们确认。这种看似微小的举动,却体现出她对患者的细致入微和关心。

“我一直把病人当家人对待,你对病人好,他们总能感觉到。”谈到与病人的关系,徐速深有感触。在她看来,基层医疗服务虽不像大医院那样处理高难度的手术,但做好小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能够直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未来,徐速表示将继续推进老年人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传帮带”培养更多的家庭医生,传承这份对基层医疗的热爱与责任。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