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社会工作新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区深入开展“义渡社区·对话”系列活动,以“话改革”“话智治”“话融合”为抓手,通过找到“合伙人”、智治“一条街”、善为“一座城”,主动开启大渡口第三次创业新征程,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社会工作新实践。

话改革

基层治理创新实现新突破

8月6日,走进革新社区康乐文化广场,广场路面干净整洁,小区绿化提档升级,居民们坐在新增的休闲座椅上聊着家常。而此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过去出现地砖积水、灯光昏暗、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非常影响大家的居住环境。”革新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康乐文化广场作为老旧改工程统一改造计划内容之一,在施工启动前,社区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就康乐文化广场改造进行商讨。

议事会上,居民代表、楼栋长各抒己见,提出更换地砖、增设路灯、增加广场绿植等意见。随后,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对康乐文化广场提档升级,整改道路路面、更换休闲桌椅和运动设施等,为居民精心打造一处休闲娱乐空间。

革新社区的居民议事会只是我区以镇街为单位,全面探索“社区合伙人”多元共治模式的一个缩影。

“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按照‘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专业协同、多元共治’的思路,在跃进村街道革新社区开启‘社区合伙人’计划,通过建立亲密伙伴关系,助力社区事业发展。”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完善服务为基础,坚持“需求+问题”双导向并行推进模式,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多领域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同时,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社区基金”模式,设立“反哺资金”,将发展社区经济与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有机融合,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积极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助力社区合伙人“公益反哺”。

话智治

大数据赋能迈出新步伐

“多亏您推荐居民来应聘,现在店里人手够用了!”“太好了,若有其他需求,就跟‘AI网格员’讲!”近日,在春晖路街道锦华社区,网格员唐良萍接到居民的感谢电话。

唐良萍所说的“AI网格员”正是今年3月我区在春晖路街道投用的全市首个“AI数智网格员”,利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语音识别等技术生成,构建政务领域政策文件、办事指南、高频事项等知识库,能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群众诉求,进行归类分析、精准反馈。居民有问题可随时在线上反映,能节省网格员近一半的巡查时间,让网格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处理网格事务上。

今年以来,春晖路街道依托基层智治平台开发的“AI数智网格员”组件,注册用户数已近3.2万人、访问量超6.2万次,接受群众互动咨询8600余次,收集解决群众问题302个。推动网格员日均接收简单重复咨询量下降70.6%,网格员日均巡查耗时缩减50%,网格日均发现问题能力提升为原来的3倍。

“通过‘AI数智网格员’以数字赋能推动整体智治,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让网格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为居民提供更好更丰富的服务。”区委社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区深化“数智赋能”,大力推广“AI数智网格员”,提供“专人专属”响应式服务,点对点为群众提供交互式、个性化、全天候服务。推行“群防+技防”多模态盯防,充分运用智能摄像头、物联感知等设备开展24小时巡查,通过“AI数智网格员”智能识别群众反映事项并提交所在网格,变网格员“一人巡查”为“人人巡查”,“定时巡查”为“全时巡查”,接收解决各类问题333件。

话融合

“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凸显新作为

“老师,看我漆扇图案是不是很赞!”“托管营太好玩了,能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近日,在九宫庙街道百花社区的托管营传来阵阵欢笑声,30余名小朋友在志愿者老师的陪伴下,写作业、做游戏、体验非遗文化。

这是团区委联合区德善社工、镇街社区打造的“放假来吧”大渡口区暑期托管营,除了作业辅导,还开设了科普课堂、非遗文化、安全教育等课程。从艺术熏陶到非遗文化,从手工制作到安全教育,从环保行动到科学实验……区德善社工和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每一场活动,全方位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据悉,本次托管服务已覆盖我区7个镇街,采取“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在茄子溪街道新港社区、春晖路街道天安数码城、九宫庙街道百花社区、建胜镇回龙桥社区、跳磴镇中顺社区等6个社区以及区文化馆设立托管点。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50名优秀志愿者提供服务230余次,举办了50余场精彩纷呈的趣味活动,以及50场次的作业辅导课堂,惠及超过240户家庭,累计服务儿童数量突破1500人次。

据悉,我区通过健全“选、认、励”链条机制,实行社区工作者“四岗二十四级”薪酬制度,通过公开招聘和选任考聘的方式,推动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数量质量“双提升”。同时,打造区级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健全志愿服务四级服务体系,持续推动理论创新、示范引领、智治赋能、引才育苗四大行动,发挥“莎姐”“蚁家”“希望心理”等志愿服务品牌作用,抓实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区慈善资源等5个着力点,畅通融合渠道。(全媒体记者 廖雅尘)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