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廖雅尘/文 钟戈/图
金鳌田园综合体景区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西部的跳磴镇金鳌山片区,东临钓鱼嘴,西眺中梁山,北接九龙坡区,南瞰云篆山并与之隔江相望。
景区总面积为0.95平方千米,内含“一山一江一寺、六村十二景”,拥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金鳌山晨钟暮鼓声,轻诉着千百年来的金鳌岁月;洗砚池、进士亭、状元井、观榜瀑,见证莘莘学子上下求索的苦读入仕;五彩梯田阵阵微风拂过,归耕园、伏鳌池、律动荷塘见证金鳌山的富足和美梦;非遗小院的扎染工坊还在忙碌,小面体验中心更是描绘着产业兴农村富的最美金鳌画卷……今天,就跟随记者一起,逛一逛这“十二景”,欣赏独特的田园风光,感受大渡口的历史人文气息。
五彩梯田——四时美景观不透
杨慎诗曰“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梯田独特的美在诗人笔下平添几分生机和灵动。水稻、油菜随农时轮转,不断更迭彩衣。晴雨清风,绮丽异曲同工;春夏秋冬,胜景各不相同。远眺俯瞰,近观徜徉,独享金鳌山靓丽的生态田园风光。
洗砚池——花开墨痕存正气
洗砚池位于金鳌湖和观榜瀑中间地段,池台呈阶梯状层叠排布,从上到下一共有九级。相传,洗砚池是当年观音大士施七步莲台阵法收服为非作歹的巨鳌时,以九鼎之力镇压巨鳌留下的印痕。天长日久,九水相连,蓄水成池,遂成金鳌寺里借住暂读的士子清洗笔砚之地。
伏鳌池——闲钓鳌鱼懒钓名
“渔樵耕读”四大隐中,渔翁居其首。垂钓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喜爱垂钓者数不胜数。钓鱼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心境。张志和有诗曰“浮云富贵非吾愿,且买扁舟理钓蓑”。
伏鳌池是金鳌山钓鱼好去处,鱼与鳌共存,钓得一份闲适与惬意,静得一种安逸与放松。一方山池,独居一隅,持竿好时光。
状元井——井水磨墨中状元
状元井位于金鳌寺大殿东侧,据说能助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在古时,金鳌寺求学的学子都喜用这口井里的水研墨写字,以求文章练达。巴县刘氏家族撰有《刘氏科第志》,记载刘氏家族出过明代进士十一位,清代进士三位、举人十余位、解元三位和布政使四位,其中不少人都有在金鳌寺苦读的经历,于是便有了“井水磨墨中状元”的佳话。
归耕园——归去来兮隐在市
田园一直是文人的精神家园,范成大诗曰“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尤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寥寥数笔勾勒出田园妙趣好境界,归耕园就一方为都市人逐梦的乐土,是一个以农耕体验、知识普及、环保教育和社区互助为一体的创新型共享田园。市民可认领一块自己的菜地当“园主”,体验耕种乐趣,还可选择代耕代种服务,为家人创造绿色健康有机生活。
观榜瀑——千淘万漉终成金
金榜题名是每一位读书学子追求的梦想,观榜瀑正是寄托了这种期望。水因跌宕而成景,石得研磨亦有光,金鳌湖水从叠石而成的崖壁顺势而下,瀑水形似垂帷张榜,得名“观榜瀑”。相传,金鳌学子走出金鳌山赶赴科举考场时,都要在这里停留观看,以求金榜题名。
重庆小面体验中心——从一面之缘到面向世界
重庆小面体验中心位于五彩梯田旁,建筑面积约6800平方米,可让游客沉浸式感知“一粒饱满的麦子到一碗喷香的小面”的全过程,深度体验重庆小面制作工艺,感受独具重庆特色的小面文化和魅力。同时体验中心可提供亲子研学、餐饮住宿、会务培训等多种旅游配套服务。
进士亭——人生南北多歧路
进士亭位于金鳌山三衢拐,此处交会的三条道路,向上,通往金鳌寺;向下,则去往滨江大道;平行,则是通向金鳌山南坡。这三条道路,对于古代的读书人而言,寓意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向上,代表着立志书山寻路,潜心攻读;向下,则意味着学业圆满,准备通过科举踏上仕途;平行,那就是无心求仕,归隐南山。
律动荷塘——两袖荷风香满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是中国人内心对正气、清廉、雅致的移情。“律动荷塘”沿山体阶梯地形因地制宜设计而成,荷塘面积约2亩,塘中荷花经太空育种,具有花期长、花多蓬大等特点。每年六月太空荷花开放时,微风拂过,荷香满塘,荷姿摇曳如音符跳动,江泉成流淌的音浪,尽显无穷生机。
金鳌寺——十载金鳌九进士
金鳌寺位于跳磴镇金鳌山顶,因山名寺,山形似“观音莲足下金鳌鱼奋翼归长江”,故曰“金鳌”,其始建时间可追溯到元初以前。金鳌寺俯瞰万里长江东逝水,静观千层落霞西追月,是大渡口区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金鳌寺还是前人读书的好地方,有“十载金鳌九进士”之说。
山艺间·非遗小院——焕发民俗新活力
金鳌村的传统植物染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金鳌村在发展文化研学产业时,将村落住房打造成了植物扎染工坊,成为集研学和游客体验为一体的非遗小院。金鳌山上植物四季呈现不同的颜色,为不同染料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
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体验中心——非遗技艺共传承
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体验中心,保存着大渡口非遗文化的印记、展品,非遗技艺在这里聚集,更显金鳌山的厚重,多种多样的材料和实物,注解着金鳌山的文化和魅力,它是面向未来的窗口,更是继承与发展的承载点。